[新聞] 國際度量衡大會通過決議 最晚2035年取消

作者: hn9480412 (ilinker)   2022-11-21 23:08:10
國際度量衡大會通過決議 最晚2035年取消閏秒
2022/11/19 18:39(11/19 19:02 更新)
(中央社巴黎18日綜合外電報導)總部位於法國巴黎近郊的國際度量衡局(BIPM)表示,科學家和政府代表今天在一場會議上表決,贊成最晚於2035年取消閏秒(leap second)。
閏秒作用類似於閏年,半世紀以來不時被導入時鐘,以彌補精確的原子鐘和地球自轉速度放緩之間的差異。
多數人察覺不到閏秒的存在,但對於需要極度精確、不可中斷時間流的各種系統來說,閏秒有可能構成問題,這類系統包括衛星導航、軟體、電信、貿易和太空旅行等。
負責設定「協調世界時」(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UTC)的國際度量衡局為此相當煩惱。「協調世界時」是全球調整時鐘的國際統一標準。
國際度量衡局的59個成員國和其他相關各方,在度量衡大會(General Conference on Weights and Measures)通過決議,決定於2035年之前停止添加閏秒。度量衡大會大致每4年於巴黎西郊的凡爾賽宮召開一次。
國際度量衡局計時部主管塔韋拉(Patrizia Tavella)告訴法新社,這項「歷史性決定」將讓「秒數連續流動,不再有目前因為不規則的閏秒而出現的不連貫現象」。
她透過電郵表示:「這項變革將於2035年或之前生效。」
她還說,俄羅斯投下反對票,「並非出於信念」,而是因為俄國希望將生效日期推遲到2040年。
塔韋拉說,也有些國家希望更早實施,例如2025年或2030年,因此「最佳折衷辦法」就是2035年。
主導這項變革的是美國和法國。塔韋拉強調,「協調世界時」和地球自轉之間仍有關聯,對一般民眾來說也完全沒有變化。
天文學家長期以來藉由分析地球自轉來測定秒數,後來,利用原子共振頻率以校準時間的原子鐘問世,開啟了更為精確的計時年代。
然而,地球自轉速度略微減慢,意味著這兩種計時方式無法保持同步。
為了彌補差異,學界於1972年開始採用閏秒,此後總共加入過27個閏秒,週期不定,上一次插入一個閏秒是在2016年。
根據提案,目前仍將照常添加閏秒。但美國國家標準技術研究所(NIST)物理學者萊文(Judah Levine)告訴法新社,到了2035年,原子鐘和天文時間之間的差異將容許擴大到1秒以上,至於要擴大多少,還有待決定。
一項可能的解決辦法,是讓地球自轉和原子鐘之間的差異擴大到1分鐘。雖然很難精確算出兩者的差異要過多久才會達到1分鐘,但萊文估計會在50年至100年之間。
萊文的建議是,屆時與其添上「閏分」,不如乾脆讓一天之中的最後1分鐘延長為兩分鐘。
他說:「時鐘前進的速度變慢了,但永不停歇。」(譯者:曾依璇/核稿:嚴思祺)
https://www.cna.com.tw/news/ait/202211190209.aspx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