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沒訓練民兵!」揭密曹興誠的黑熊學院,

作者: cjol (勤樸)   2022-11-17 21:44:25
「沒訓練民兵!」揭密曹興誠的黑熊學院,為何女學員出奇多?
遠見
文 / 林仕祥
聯電創辦人曹興誠資助6億的黑熊學院,真的是要訓練民兵嗎?該院執行長何澄輝澄清並非
如此。他指出,台灣人對於防衛缺乏認識,是該學院想改變重點。事實上,最近「媽媽團」
報名踴躍,許多女性積極探詢保護孩子知識,就讓他感受到台灣人不分男女老少,都已覺醒
,只是需要有人提供正確資訊。
中國對台灣施壓力道漸增,戰爭風險罩頂,許多民間組織紛紛推廣「全民防衛」,希望在可
能的變局中,增設安全閥管控風險。這些組織中,又以獲得聯電創辦人曹興誠資助的「黑熊
學院」最受關注,但台灣社會對於全民防衛的概念不清,一看到「防衛」兩個字,就自然而
然的將之與「民兵」連結在一起,從而產生了許多不必要的誤解。
「我們給自己的定位是,為全民防衛開的第一堂課,讓民眾獲得應對、管控戰爭風險的基礎
能力,絕對不是訓練民兵!」黑熊學院執行長何澄輝接受
過去大家一看到「防衛」兩字,通常就膝反射式的,將這個詞彙等同於戰爭、軍事,因此把
全民防衛看成是「總體戰」的同義詞,認為是要求社會上所有人力、資源都要服務軍事部門
,從而干擾社會的正常運作。
何澄輝解釋,黑熊學院所推廣的全民防衛概念,著重在強化整體社會面對戰爭的韌性,主要
目的是希望民眾能先保護自己、身邊的家人,有餘裕再視情況貢獻所長,與所謂的「總體戰
」概念天差地別。
以俄烏戰爭做案例,在戰爭初期,俄羅斯兵鋒距離烏克蘭首都基輔只有十幾公里,整個烏克
蘭幾乎快「亡國」,但當時基輔一間麵包店仍能維持營業6小時,城市的公共機能並沒有停
止,醫院與警局仍能維持運作。
此外在砲火未波及地區,民眾還可以到ATM領取現鈔,這與烏克蘭在戰爭前即強化社會韌性
有關,這個社會韌性就是所謂的全民防衛,其對穩定民心士氣、堅持抵抗意志具關鍵作用。
借鑒烏克蘭經驗,何澄輝指出,台灣過去發生大型災難時,最後的救災任務都落在國軍頭中
,如果戰爭時一般人能自救,軍事部門就能專注在作戰本務上,不需分神從前線中抽調兵力
,弱化作戰能力回頭救援。另外,儘管戰火波及家園,民眾的生活也不會因此中斷,因此如
何強化維持社會機能運轉的能力,也是全民防衛的重要目標。
現實一點來看,畢竟每個人對自己的生涯規劃想法不同,這些想法雖各有不同,但或許都保
有一顆保衛台灣的心,除了從軍以外,應該也有其他保衛台灣的方法。
在俄烏戰爭中,烏國數位部長就號召31.5萬的IT人員組成「網軍」,幫烏克蘭搜集情報,甚
至進行認知戰與宣傳戰,這些「鍵盤戰士」的貢獻,其實並不亞於在戰場上衝鋒陷陣的官兵
。也是烏克蘭活用這些力量,讓自己不但挺過第一擊,更吹起反攻號角,重創世界軍力第二
的俄羅斯,跌破全球專家的眼鏡。
北市千萬預算僅4%用在訓練及裝備
現階段,政府部門的忽視,造成台灣社會對全民防衛概念幾乎一無所知。何澄輝以財政狀況
最好的台北市為例,北市一年編列數千萬的民防預算,但其中只有4%用於團員訓練及採買裝
備上,剩下的96%花在聯誼、旅遊等等行政費用上,這樣的投注力度完全跟不上現代防衛技
術的快速進步。例如,以前並沒有所謂的認知戰概念,最多就是抓抓傳單,但現在網路上這
麼多假訊息,「民防團員搞不好都不知道怎麼應對」。
其他民防組織,警消人力吃緊,全台8萬名警察在戰時需負擔主要的地方治安維持任務,不
能期待再抽調人力負責其他任務;義消數量不足外,更遑論台灣地形複雜,有山地、開放水
域等複雜地形,就連現在承平時期,台灣對於開放水域的救援能量也稱不上充裕,一旦發生
戰爭,這些地形都可能會出現傷患,「你有足夠的救護能力嗎?恐怕也不夠」。
不過到頭來,推動全民防衛要有成效,還是需要由政府出面帶頭來做,黑熊學院給自己的定
位,較像是民間的倡議團體,告知政府民間意識到的問題,在政府缺席的領域先展開行動,
期盼政府能跟上,「畢竟政府才能做制度性的改變,並做最有效率的全面推廣,」何澄輝說

總而言之,黑熊學院主要是想傳達一個概念,即「要去管理風險,而不是逃避風險」,就如
開車上路,大家多會選擇買保險、時常對車子進行檢查等作法去管控風險。面對潛在的戰爭
風險,台灣最佳的應對方式,應該是去了解它、準備它,以管控它。
募資過程看到民眾保台決心
任何宏大的理想,若缺乏現實面的資金資助,存在往往都只是曇花一現。何澄輝印象深刻,
一開始黑熊學院只獲得「民主基金會」資助的5萬元,且為盡可能將全民防衛的概念普及化
,課程收費標準只剛好打平講師費、場地費等行政費用。在這樣的狀況下,黑熊學院去年12
月底創立,到了今年2、3月左右就已經負債21萬,為了能繼續營運,7月、8月展開群募,最
後共有1417位天使贊助人,成功募到近500萬元的資金,「撐到明年底沒有問題」。
在這之後,憂心台灣成為下一個戰場的曹興誠,召開記者會提出要捐1億美元,約新台幣30
億元的資金強化台灣民防、心防、認知戰等研究。當時黑熊學院與曹興誠互不相識,但曹興
誠透過朋友介紹,和黑熊學院見面聊聊彼此的想法,雙方一拍即合,馬上在9月初,曹興誠
宣布3年內資助「黑熊勇士計畫」6億元。
何澄輝回憶,他和曹興誠溝通的時候,提及最好每個家戶至少要有一人能有民防概念,了解
戰爭發生時,一般民眾應如何面對、保護自己、保護周遭的人。他算過,全台共9百萬家戶
,「最理想是要訓練9百萬人」,但礙於時間與人力緊迫因素,難以達標。曹興誠馬上對他
說,既然戰爭風險急迫,那就先訓練1/3的人,「這個數字不是亂算的,300萬黑熊勇士,是
這樣來的」。
為了達到雙方的目標,曹興誠請黑熊學院進行規劃,盤點看看需要多少資金,最終整體規劃
約需5億餘元,曹興誠看完後再主動加碼,直接將經費提高到6億元。不過這筆錢並非馬上就
直接給黑熊學院,而是由學院向曹興誠報告每期的計畫,再分階段逐項撥款,「類似實報實
銷的概念」。
而從學院的募款過程,以及學院課程屢屢爆滿的現象,何澄輝感受到許多台灣民眾的決心,
讓他對台灣的未來充滿希望。
當時發起群募活動時,他原本忐忑會不會根本沒人捐,但民眾的反應遠超他的預期,群募資
金很快達到200萬,尤其在8月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訪台,中國發射飛彈當天,馬上又湧進
超過100萬。從這個反應可以看到,其實台灣民眾面對中國威脅時,是想要做點什麼的,是
想要反抗的,「我永遠不會忘記那個數字,最終是1417位天使贊助者」。
學員男女老幼都有 媽媽團最積極
「地不分東西南北,人不分男女老幼」,則是何澄輝形容參加學院課程群眾的面貌,最年輕
的學員有13歲,最年長的則是70歲,不過多數人的年紀落在30至40歲區間。其中最讓他印象
深刻的是,來參加學院的女性,更是超乎所有人預期的多。
「大家以為這跟軍事防衛比較有關,應該是男性比較多,其實並不是」,男女比例約一比一
,有些營隊的女性比率高於男性,甚至有一場女性高達2/3。
何澄輝驚訝發現,學院接到的電話中,最積極的是那些被他們稱為「媽媽團」的民眾,他曾
問過他們原因,而這些媽媽們的回答,是希望能透過課程,學習到如何保護家人、孩子的知
識,這些剛好就是學院積極推廣的概念。
在面臨全面性戰爭威脅底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位置,以及可以做的事情,「但是我們要找
到,而不是完全沒有準備」,如果你有準備,你就不會慌亂與不安,何澄輝最後說道。
https://www.gvm.com.tw/article/96386
備註: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