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婦做工扛顧癌夫小六女 咬牙自勉「難關會

作者: pigeqboy (諳境)   2022-11-14 21:56:53
https://www.apcharity.org.tw/article/729901
婦做工扛顧癌夫小六女 咬牙自勉「難關會過去」
採訪/攝影 韓旭爾
基金會編號:A5430  
「先生直到手術前1天,才告訴我他罹患直腸癌第4期轉移肺,當時我驚嚇又悲傷,腦筋一
片空白,不知該怎麼辦?就一直哭而已。」44歲阿梅(陳秀梅)說,56歲先生阿昱8月初
確診罹癌,8月底手術切除腸道病灶,裝置人工肛門輔助排便,現仍做健保標靶治療及化
療,如今她需做工撐家、照料讀小六女兒外,有時又需陪顧先生抗癌回診,醫病家計壓力
讓她愁煩,「但我告訴自己一定要撐住,家裡難關總會過去。」
阿昱說,家裡經濟一直不好過,「生活開銷需夫妻都做事掙錢才撐得下去,所以剛開始我
看病做檢查時,都是一個人跑醫院,我生病這種事,太早讓太太知道,只是讓她更早緊張
擔心,等到醫生已安排好手術時間,我住院需要有人照顧,只能告訴太太這個壞消息。」
阿梅(中)幫先生阿昱(右)更換人工肛門造口袋,就讀小六女兒在旁幫忙。韓旭爾攝
採訪時,來到農村道路旁一處貨櫃屋改建平房,這裡是阿梅一家3口租住處,房屋後方擺
上瓦斯爐、簡易流理檯充當廚房,進到家裡,陳設簡陋,見阿梅正幫先生更換人工肛門造
口袋,讀小六的女兒小安在旁幫忙,換完後阿梅拿著造口袋到廁所倒糞沖洗,她邊洗邊對
記者說,醫院護理師建議3、4天就要換新,「但1個要60多元,我能洗就洗,撐到有破損
才更換,1個大約能用1個禮拜,能省則省。」
一旁阿昱回述,他與阿梅各有前段離異婚姻,「我的2子女歸前妻監護撫養,阿梅與前夫
生下3女,離婚時她監護長、次女,只不過2個孩子從小由娘家媽媽幫忙帶大,上高職後就
各自在外生活,與阿梅偶有互動。」阿昱說,兩人20年前相識交往,生下現讀小六女兒小
安,雖未登記結婚,但對外都以夫妻相稱,他早年承包廟宇營造工程,但10年前生意失敗
負債,一家3口輾轉搬家多處,這些年他做油漆零工,太太做水果包裝日薪工,兩人每月
共掙5萬多元應付生活、房租及陸續償還親友借貸,尚能簡單度日。
阿昱說,他今年春節過後開始排便不順,「每隔2、3個小時就想上廁所,可是又只拉一點
點,情況越來越嚴重,連半夜都要起床上廁所好幾次,原以為是痔瘡毛病造成,沒放在心
上。」阿昱說,拖到7月底連續好幾天沒法排便,肚子脹痛,自己到大醫院看診,「醫生
觸診發現他腸子被很大腫瘤塞住,切片化驗又做電腦斷層,確認罹患直腸癌已經第4期,
醫生說腸道腫瘤還能手術處理,只是轉移到左右兩側肺部,目前無法開刀,只能先做健保
標靶治療及化療,待腫瘤縮小再評估切除。」
阿昱說,他16歲國中畢業就出社會做事討生活,「只是做營造生意不順,人生過得坎坎坷
坷,大半輩子都被錢追著跑,活到這年紀,沒想大富大貴,想的只是與太太合力、平平穩
穩把小安養大,至少等到她18歲成年,能自己照顧自己,我責任就能放下,沒想到女兒國
小都還沒畢業,我的身體就出問題,唉!」
阿昱定期到醫院做治療。(家屬提供)
目前阿昱每3周做1次標靶及化療,身子虛弱很多、已瘦了10公斤,只剩約48公斤。他說,
每次打完藥物後常感噁心嘔吐、四肢無力,「差不多過7天才會慢慢比較好,只是過沒多
久又要做下一次了,加上三不五時要更換造口袋,目前實在沒辦法工作。」阿昱感嘆說,
他光是沒法做事掙錢就是連累家庭,「更何況治療要喝的營養品、人工肛門耗材開銷…,
這些都要花錢。」
阿梅也說,她原本做水果包裝日薪工每月至多賺2萬3000元,「只是有時看阿昱身體虛弱
,我不放心,還是得請假陪伴跑醫院,每月薪水少掉好幾千元,光房租就需7000元,真的
不夠用,從先生8月罹癌至今,已向親戚借了10萬元支應開刀醫病開銷。」
提到女兒小安,阿昱滿臉歉意,他無奈說,這些年來夫妻有時付不出房租被房東趕,「女
兒才讀小六,已經跟著我們搬過6次家、轉學3次,而且住的環境一直不是很好,每搬到新
的住處,才剛熟悉新學校,才剛認識新同學,我們又要搬家,一直沒法給她安穩的成長環
境。」阿昱說,如今他又罹癌,「如果治療不順利,怕我走了,女兒就變成單親,一想到
這個,我的心就很酸。」採訪時,就讀小六的小安的話不多,她協助媽媽洗碗筷、收洗曬
衣物,和幫忙更換爸人工肛門造口袋,小安說,自己沒覺得居住環境不好,雖常轉學,「
但每次我跟新同學都相處很好,爸媽都很疼我,我覺得我們家庭很溫暖,看爸生病很難過
,希望他的病趕快好。」
阿梅女兒學校若有剩餘營養午餐均會給女兒帶回,阿梅加熱當晚餐。韓旭爾攝
小安學校導師說,小安轉學到本校2年多,個性安靜內向,班上只有14位同學,彼此相處
融洽,「得知小安家長罹癌後,已協助申辦教育部學產基金補助2萬元,若營養午餐有剩
食,也讓她帶回家食用,希望有助減輕家庭經濟負擔。」
阿梅父親已往生,母親與老伴同住,手足4人,她排行第2,大哥意外去世多年,她妹妹阿
鑾說,她與先生做廣東粥小生意養育3子女,受疫情影響,近幾年生意不大好,小弟則是
做鐵皮屋零工,家裡4個孩子都還在讀書,「經濟上我們也很困難。」阿昱說,他父母已
逝,因生意失敗積欠債務,「我其他4個兄弟姐妹都被牽連,已多年沒有聯絡。」
長期關懷弱勢家庭的恩加貧困家庭協會總幹事的楊靜齡表示,現在台灣社會離婚率高,再
婚重組家庭也多,前段婚姻所生子女對於雙親,在法律上雖有經濟奉養照顧之責,「但在
實務上,就算進入司法訴訟,法官也會考量父母在孩子年幼時是否盡過養育之責、子女自
身的經濟能力,再判決子女應該承擔的奉養經濟額度。」楊靜齡說,對社會救助來說,阿
昱阿梅租屋養育就學子女,原本雙薪才能撐起家計,如今1人因病無法工作,又有醫療花
費,若有民間資源幫助,「讓阿昱減輕經濟壓力,得以安心抗癌,可讓這一家看到希望。

醫院癌症個管師說,阿昱已是4期癌症,目前一家3口靠太太工作收入,扣除房租及人工肛
門耗材開銷,不敷3口醫病營養生活,評估後轉介蘋果慈善基金會關懷,蘋果慈善基金會
訪視後,已從「不指定」捐款提撥急難金紓助苦窘。(韓旭爾/綜合報導)
基金會編號:A5430 線上捐款
蘋果慈善基金會求助‧捐款專線:0809-008585 (每日上午10時至晚上7時)
蘋果慈善基金會感謝您,感謝在此艱困時期,您的關懷之眼未曾離開,感謝在疫情與生活
壓力下,您的善念始終同在。我們深信,這善,是人性中最有力量的情懷,我們再次謝謝
您的同行,並祈願大家平安健康!蘋果慈善基金會相關服務報導皆可從蘋果慈善基金會網
站更多暖流一覽:https://www.apcharity.org.tw/news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