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救地球夢想太天真,植物肉熱潮退燒

作者: meblessme (地球太可怕我要回火星)   2022-09-30 11:48:09
備註請放最後面 違者新聞文章刪除
1.媒體來源:科技新報
2.記者署名:黃嬿
3.完整新聞標題:
救地球夢想太天真,植物肉熱潮退燒
4.完整新聞內文:
植物肉風行幾年,前陣子餐廳時常可見植物肉產品,隨著市場能見度提升,生產植物肉的公
司身價也大漲,但這些商品最後因需求太低,成為曇花一現,植物肉公司股價也跳水。分析
師認為,不談口味是否真媲美肉品,這些產品失敗的原因是太貴,且只標榜對環境有利,對
喜歡吃肉的人而言,沒有足以改變行為的誘因。
牛津大學刊登《自然》期刊的研究發現,人類需要少吃 75% 牛肉、90% 豬肉和一半雞
蛋,才能將氣候變化控制在 2°C 以下。富裕國家對氣候變化與健康意識提升,植物肉終
於近十年發展後開始躍上主流,包括 Beyond Meat、Impossible Foods 等企業似乎準備
開始食品革命。
Beyond Meat 用天然成分製作肉類,如豌豆、綠豆和糙米蛋白質;Impossible Food 採用
更技術性方法,用基因工程和發酵製造肉類替代品,目標都是開發媲美真肉的質地、味道和
多汁性的植物性產品。
2019 年 Beyond Meat 估值超過 100 億美元,有人估計到 2030 年,植物性肉類將
佔總肉類銷售 15%。但幾年下來,這些業者發現太樂觀了,如與
Beyond Meat 合作的多家連鎖店,包括麥當勞都悄悄下架植物肉商品。且銷售增長放緩,
8 月裁員 4%,一年來股價下跌近 70%。
失敗原因是什麼,除了口味遠不及真肉,對健康也沒有明顯好處,甚至批評是超加工食品,
現在的植物肉顯然只是嚐鮮性貴族食品。分析師認為,要讓植物肉取代真肉,必須產出與肉
類沒有差別的產品,且必須更便宜、更方便、更容易取得。
但科學家仍對開發更好吃更廉價的植物肉有很高興趣。日本京都新創公司 BugMo 使用蟋
蟀蛋白再現真肉味道,將蟋蟀經熱處理後乾燥,然後用蟋蟀粉製成糊,與豆製品混合。《日
經》訪問指出,產品成功關鍵在蟋蟀麵糊拿捏,不能有昆蟲碎片,還要保有蛋白質鮮味。不
同植物肉有不同顏色,蟋蟀植物肉據稱顏色更深更像真肉,也比只用大豆蛋白製成的植物肉
更多氨基酸、維生素、鐵和其他礦物質。
BugMo 在兵庫縣上川市自行繁殖昆蟲,稱養蟋蟀也可解決畜牧業污染問題。據聯合國糧食
及農業組織數據,蟋蟀養殖排放的溫室氣體是牛和豬屠宰前產生的溫室氣體百分之一,也不
需如種植大豆開發森林。BugMo 負責人表示,昆蟲是完全可在社區種植和生產的食品原料
,相信未來將成為與牛肉、豬肉和雞肉並駕齊驅的選擇。
但取代動物肉的產品問題一樣有,當環境是唯一受益者時,對消費者而言誘因仍不夠。吃蟲
可能更讓富裕國家消費者卻步。瑞穗證券分析師表示,植物肉投資者對市場接受度太過樂觀
,人類吃動物肉文化根深蒂固,改變習慣需要時間,不可能一夜發生。
5.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需放媒體原始連結,不可用轉載媒體連結:
https://finance.technews.tw/2022/09/26/plant-meat-not-much-desirable-in-global-m
arket/
https://reurl.cc/GEy0ed
6.備註:
※ 備註請勿張貼三日內新聞(包含連結、標題等)
前陣子常常看到各種植物肉的產品
號稱能夠取代真肉
不過基本都沒有比較便宜
加上本來就不常吃素肉
所以基本沒吃過
但感覺也就是噱頭,
現在退潮也不意外
不過這篇新聞還講了一件事
日本人開發了一款植物肉
但是裡面加了蟋蟀肉
加了蟋蟀肉的素肉也叫植物肉的話
那雞排,日式豬排,慧靈頓牛排
是不是也能叫植物肉了
上面這一段經版友查證
該日本公司並未宣傳為植物肉
名稱有註明昆蟲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