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快訊/鄭寶清宣布參選桃園市長 四腳督正

作者: oSCo (SC)   2022-08-27 22:53:59
民主政治容易被塑造成兩極對立
進而出現民粹
跟選舉制度關聯甚大
單一選區相對多數決制度有利塑成兩大黨競爭
在投不會當選的人等於廢票的情況下,棄保效應容易操作,投出來的結果不是真正反應人民
意念,而僅是制度引導下的輸贏。
法國加了一個第一輪需過半不然要第二輪的制度,使得小黨在第二輪多了勒索大黨的空間以
換取資源分配,但最終還是兩大聯盟,只是小黨多了結盟空間。
怎麼解決?不難
只是政治人物一直以人民是白癡的想法,希望投票簡單化,越簡單對大黨越有利,大黨為了
維持權力,擁有權力的人不會去改變現況。
投票支持這個人,稱為信任票;投票否定這個人,稱為不信任票!在部分國家的閣揆決定上
,沒有信任票制度也會有設計不信任票制度(如同我國),彰顯主權在民外,同時達到制衡
的效果
我們只需要把單一選區增加信任票及不信任票制度,等於選民有兩票,一票為信任票、一票
為不信任票,選民要兩張都領或是只領一張都可以,當選方式設計為信任票最多數者當選(
如同現行制度)再補上需大於不信任票這但書即可。
這樣候選人或政黨在操作上就不會去製造仇恨,會以多數民意為依歸,會以中間選民為基準

在台灣,很可悲的是這樣,A、B 兩黨各自有45%、40%選票,剩下的15 %成為他們當選獲得
權力的關鍵,當選後去做的事情是對55%-60%的人有利,而不是40+45這真正多數人的民意,
過半就是多數,贏者全拿下,49.999也是輸家,對方當選後不把你這49.999打趴,下次要如
何繼續當選,制定出來的東西就是互鬥!
因此單一選區兩條信任與不信任制度是一種透過制度去改變選民投票意向去逼迫政黨或政治
人物改變決策的好手段。若是第一高票的仇恨值太高,導致不信任票超過信任票,那第二高
票且信任大於不信任的的就可以當選了
可以選喜歡的,當然也要讓人民可以選出最賭爛最不想當選的,這才是民意。
最後,我們的罷免制度修法後,只要人民聰明些,政治人物還是得妥協,就以台北市當例子
,三個候選人不管誰當選,另外兩個落選的支持者只要在當選一年後發動罷免,投票下去罷
免是會過關的,以前是選上可以搞四年,現在可能一年半就提早滾蛋,所以選民其實也不太
需要去強調棄保,因為害怕誰當選,只好去投給一個自己不喜歡但有機會贏的人,反正那個
贏的人若還是只以其意識形態為主,一年後找第二名第三名的聯手,換掉不就好了!
說真的,總統罷免這種高門檻(立委高門檻、公民複決要雙重1/2),台灣現在說不定都做
得到了,更何況門檻更低的縣市首長!
大家要樂觀點!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