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中研院:台灣走入失落20年 提4大建議籲央行改革

作者: g5637128 (幫QQ)   2022-08-08 19:52:17
1.媒體來源:聯合新聞網
2.記者署名:巫其倫
3.完整新聞標題:
中研院:台灣走入失落20年 提4大建議籲央行改革
4.完整新聞內文:
https://is.gd/lOjmCH.jpg
中研院舉行「台灣貨幣金融改革政策建議書」記者會,研議小組召集人王平院士(見圖)
等人出席,針對央行提出4大建議。記者黃義書/攝影
中研院今(8)日公布「台灣貨幣金融改革政策建議書」,針對台灣的金融制度、貨幣政
策及匯率政策應該如何應對,中研院院士王平等人認為,「長期的低利率和低匯率政策,
為台灣帶來很高的代價!」,研究團隊認為台灣已走到3大「十字路口」挑戰,並提出4大
建議,強調應央行具有獨立性、透明度,並提供前瞻指引。
中研院經濟所今舉行「台灣貨幣金融改革政策建議書」記者會,王平直言,台灣的經濟奇
蹟已經消失20年了,等於是「台灣失落的20年」,近年除了有疫情還有貿易戰等衝擊,金
融業受到嚴峻挑戰,但台灣遲遲沒有前瞻性方案,這令人很焦慮,因此團隊迫切希望能提
出看法。
王平表示,台灣貨幣政策已經出現3大「十字路口」挑戰,首先是長期低利率、匯率偏貶
;其次是金融制度未準備迎接國際挑戰及競爭;最後是當前貨幣政策已造成資源錯置、產
業扭曲,不利經濟發展。他認為,長期低利率及低匯率,對台灣經濟帶來潛在負面影響,
包括重分配效果、房地產價格高漲、通貨膨脹,更產生許多殭屍企業。
中研院院士、也是央行理事的李怡庭則說,我國央行被歸類於隸屬行政院的國營事業,依
法須將盈餘繳交國庫,就歷史資料來看,近10年央行繳庫盈餘佔政府歲入約10%上下,而
國外央行大多在2%以下,反映政府財政健全性的不足,也造成財政上的依賴;央行盈餘
繳庫目標,會扭曲其貨幣與匯率政策,尤其是外匯存底累積過於龐大時,這些都使貨幣政
策失去獨立性。
中研院報告書針對目前央行各項問宜,提出4大建議,第一是台灣應效法美國聯準會(Fed
),提升央行的獨立性、透明度與可究責性,基於系統性的貨幣政策研究,建立一個完整
的動態分析架構,並提供前瞻指引。
李怡庭認為,央行應提出清晰且具有嚴謹分析為基礎的貨幣政策架構,以促進透明度與可
究責性,並提升貨幣政策的有效性,明確給市場參與者guideline,例如隔拆利率要如何
調整等,若有嚴謹的模型,才能明確提供指引。
第二,報告書建議,央行應公布外匯干預的歷史資料,設立全職而專業的理事,並且根據
金融業的大趨勢,對數位貨幣有效地進行全面優劣評估。李怡庭強調,央行公布外匯干預
的歷史資料,即使美國落後2年公布,甚至落後5年公布也可接受,至少有參考資料可研究

第三,為金融監理及金融穩定機制優化,應重新定位個體審慎監理及總體審慎監理主管機
關及設立金融穩定委員會。第四,從大數據的觀點,應儘快修訂個資法以便建立完整的可
攜資料權,建構更完備的數據中心,以整合及配對跨產業、跨部門、及跨國的生產商、代
理商和消費者。
另一方面,報告書也認為,國內應參考新加坡經驗,評估是否將部份外匯儲備資金投入主
權財富基金,在具透明度和可究責性下,此可帶動產業發展現代化,並創造就業和提升薪
資收入。
王平認為,台灣目前國發基金獲利能力不如股票大盤表現,有些年份間接投資的獲利率,
甚至不如無風險利率,且台積電佔比很高,「拿掉台積電就沒了」;若可結合央行、郵局
及保險業資金,成立有制度性、第三方管理的主權基金,將可有效提高獲利率。
https://is.gd/AuGGkt.jpg
中研院院士李怡庭。記者黃義書/攝影
5.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需放媒體原始連結,不可用轉載媒體連結:
https://udn.com/news/story/7239/6521094
6.備註:
中研院發布《臺灣貨幣金融改革政策建議書》
https://www.sinica.edu.tw/ch/news/7271
臺灣貨幣金融改革政策建議書 Policy Recommendations for Monetary and Financial
Reforms in Taiwan.pdf
https://is.gd/B4D8vb
中研院籲改革 央行五點說明:不會為提高收益而犧牲貨幣政策獨立性
https://udn.com/news/story/7239/6522075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