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中國認知作戰手法轉變!滲透教科書、維

作者: asppsa (橘子綠了)   2022-08-07 10:37:39
備註請放最後面 違者新聞文章刪除
1.媒體來源:
自由
2.記者署名:
楊媛婷
3.完整新聞標題:
中國認知作戰手法轉變!滲透教科書、維基百科 中研院提解方
4.完整新聞內文:
中國認知作戰手法已漸轉變,中研院歐美所副研究員洪子偉和國防安全研究院發表的研究指
出,中國從教科書出版商下手,滲透教科書外,學生寫報告常查詢的「維基百科」,台灣相
關科目遭系統性竄改成中國觀點,以文化滲透方式分化台灣民眾,團隊也提出,母語與雙語
教育是對付認知戰最好的方法。
不只透過軍武恫嚇台灣,中國也透過認知作戰手法分化台灣民心,洪子偉和國防安全研究院
團隊研究指出,中國對台灣認知作戰手法一開始是透過「大國崛起」、「兩岸同文同種」、
「台演藝人員在中國節目表態是中國人」等正面方式宣傳,發現成效有限後,認知作戰手法
轉為宣傳台政府負面消息,而這些負面消息往往是僅擷取片段或刻意扭曲。
中國最新認知作戰手法是有系統竄改「維基百科」台灣相關科目,洪子偉說,台灣學生寫報
告,大都倚賴維基百科,但裡面不少資料都是用中國觀點詮釋,如查詢美國資料,會發現內
容刻意放大美國種族衝突等負面宣傳,或將民主社會本就有的不同意見,扭曲成惡意對立與
衝突,或刪除對中國不利描述等,推測中國用這方式試圖滲透學子。
洪子偉進一步指出,學生使用的教科書也成為中國認知作戰戰場之一,如部分教科書以中國
觀點詮釋史觀;還有如選購3C用品等生活資訊網站,則分享來自中國的評論或學術內容,讓
受眾接受中國價值觀,如分析3C產業鏈,就會提及當初美國如何背叛其盟友,「這些資訊不
能說有錯,卻是刻意拿掉時空背景等脈絡呈現。」
要如何面對中國的認知戰,除媒體識讀外,洪子偉團隊提出,因人類知識會受語言限制,若
台灣人語言都只侷限在華文,在中國華文影響下,會限縮知識豐富與自由度,因此雙語政策
勢在必行;政府須更著重母語教育,若可透過多元的語言管道詮釋知識,也能有效降低透過
華文獲知識的倚賴。
5.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需放媒體原始連結,不可用轉載媒體連結:
https://news.ltn.com.tw/news/politics/breakingnews/4016354
6.備註:
認知作戰第幾回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