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低收入者想擺脫宿命,哈佛:與高收入者做

作者: ravager (wait for it)   2022-08-03 17:44:25
1.媒體來源: 科技新報
2.記者署名: 黃 嬿
3.完整新聞標題:
低收入者想擺脫宿命,哈佛:與高收入者做朋友
4.完整新聞內文:
人想往上爬,社會資本是墊腳石,但哈佛研究最近揭開現實的真相,即出生於貧窮家庭的孩子想發達,擠進高等教育或找到好工作,都沒有多結交有錢朋友有用。
最近發表於《自然》期刊的兩篇論文分析,某類型的社會條件對經濟流動性的影響。哈佛經濟學家檢查 7,220 萬年齡 25~44 歲的 Facebook 用戶社群網路,估計用戶約占 25~44 歲美國成年人 84%,研究對象僅限有至少 100 位好友且過去 30 天活躍的 Facebook 用戶。
研究人員創建三類社交資本。第一是低收入族群與高收入族群的關聯,稱為經濟聯繫。第二是社會凝聚力,衡量某人朋友群是否有派系,以及社交網絡朋友是否是彼此的共同朋友。第三個衡量標準是公民參與,考慮某人是否參加志願者團體等公民組織,或是否信任他們。
三種衡量社會資本的方法,唯一與經濟向上流動性有關的是與社會經濟地位較高者的友誼。研究發現,如果低收入兒童與高收入兒童社區有相同經濟關聯的地區長大,收入平均增加 20%,向上流動率也高得多。
當高收入朋友比例從 25% 增加到 50%,低收入兒童的成年收入增加 8.2%。擁有較高比例富裕朋友的低收入個人,也普遍看到高中畢業率提高和青少年出生率降低。研究人員表示,高度經濟關聯是收入向上流動性最強預測因素,影響比家庭結構、學校品質、工作機會和社區種族構成更大。
但現實是隨著貧富差距擴大,高低收入者的社會脫節也更明顯。與高收入族群相比,較窮孩子更有可能在附近結交朋友,收入較高者更有可能在大學遇到朋友,然而上大學對許多人是沉重負擔,即使一起讀大學,社會經濟背景普通以下的美國人,也不太可能與富有的同齡人交朋友,就是研究人員所說的交友偏見。
即使知道人們互動的地方塑造最終朋友類型,但只將不同經濟背景的孩子放在一起,不足以有較好結果。研究人員認為,要增加低收入者的經濟關聯,這些群體必須真正交流才有用,簡言之就是他們是真正的朋友。
美國印第安納大學社會學家表示,社會結構阻止這種跨階級友誼產生,許多父母通常是白人,都會選擇住哪裡和讓孩子參加哪些課外活動,降低這些關聯發生的可能性,結果就是富人的朋友多是富人、窮人的朋友多是窮人。
5.完整新聞連結:
https://technews.tw/2022/08/03/be-friends-with-high-income-people-will-rise-the-income-level/
6.備註:
八卦版大家都月薪10W起跳的,留在這裡很快擺脫宿命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