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百姓的苦與痛|觀光區麵線店撞疫倒閉 60

作者: abc21086999 (呵呵)   2022-07-25 15:59:35
※ 引述 《Seals (海豹特遣隊)》 之銘言:
: 劉義勇感嘆:「現在看起來到處都在缺人,可是缺的都不是我們這些人,看起來好像到處
: 都在貼紅紙(徵人),可是老的、五、六十歲的人,人家就是不要你這個老人啦,要打入
: 就業市場,真的、真的好困難!」
:  
: 劉義勇說,他在五金行幫忙送貨,「有送有錢、沒送沒錢!」為了生活,只要體力還可以
: ,會盡量一直做下去!
:  
: https://tinyurl.com/2ts2fkfc
: 大尾麵線停業後,位於鼓山渡輪站旁的原址仍可看到店名招牌。侯昌騰攝
:  
: 《蘋果新聞網》記者7月7日重回鼓山輪渡站附近的大尾麵線舊址,只見斗大的「古早味大
: 尾麵線」看板仍掛滿整個二樓與三樓的牆面,但店內卻擺滿機台,成了夾娃娃機店。
:  
: 附近的其他商家雖然仍可看到遊客,但遠比不上疫情之前的盛況,也有店面掛出「售」、
: 「租」招牌,可見得當地受疫情影響的商家不只大尾麵線。(地方中心凃建豐、侯昌騰、
: 王勇超/高雄報導)
:  
: 發稿時間0001
:  
: https://tinyurl.com/2s3abx89
: 大尾麵線原址附近店家陸續貼出求售和出租廣告。侯昌騰攝
:  
這個問題其實不是60歲的老人才會遇到,其實現在也有很多人遇到
「菁英體制的陷阱:社會菁英為何成為威脅平等正義、助長貧富不均,甚至反噬自己的人民
公敵?」這本書,其實就有說明為什麼現在的就業市場會變成這個樣子
https://bit.ly/3PMXVES
所謂這個樣子,指的是現在的工作看起來分成兩種:
1.需要高度培訓、高度專業化的工作:此種工作要求求職者從大學就開始接受培訓,甚至有
了碩、博士學位會更好;同時因為需要大量培訓,因此工作內容是高度專業化的,其他領域
的人不太可能經過短期培訓就能跨到這個領域。而因為這些工作實在是太專業,科技的進步
再加上超時工作的工時,讓這些工作的薪水非常的高
其實指的就是科技業和金融業的那些「專業人士」
2.低專業化、誰都可以做的工作:另一種工作只需要簡單培訓,誰來都可以,只需要一個看
起來像是機器人的人類,在那邊做著重複的事情。由於誰都可以因此薪水很低。
像是麥當勞店員(書中舉例)、服務業(我的感覺)
但是1的人其實沒有過的比較好,雖然領著高額的薪水,可是因為工時很長,幾乎沒有自己
的時間,就像大家都嘲諷竹科工程師的小孩需要驗DHA,因為大家都知道竹科工時過長,工
程師又大多是男生,老婆可能會外遇。1的人筋疲力盡,難以從工作中找到熱情和意義,只
是不斷自我異化,雖然很有錢。
但是2的人也遇到低薪的問題,也容易覺得找不到工作尊嚴,人生的許多事情也因為低薪無
法實現
在1和2中間,原本還有個1.5的工作,1.5是屬於中產階級的位置,在菁英體制還沒興起,科
技還沒現在這麼進步的時候,中產階級在就業市場能夠找到一份不會被隨意解僱、提供大量
培訓與就業機會的工作。
書中的舉例是麥當勞,在過往麥當勞的一間店需要大量人力來進行漢堡製作,而漢堡做久了
也可以升遷成管理階級,麥當勞甚至有一所麥當勞學校提供人才培訓,麥當勞高層和員工之
間的薪資差距可能只有5倍。然而到了現在的麥當勞,店員再怎麼升遷,也是不可能成為執
行長,高層的薪水已經是員工的數百倍。
作者認為,這其實是菁英體制所引起的問題。
從上世紀60、70年代,美國那些我們所熟知的菁英學校(當時應該不算菁英學校),開始從
原本招收大量的校友後代,改以SAT成績優異與否來決定錄取與否。而從學校的這個政策開
始之後,再配合著大量的科學家轉移到金融產業,創造許多衍生性金融商品,也因此創造大
量利潤。
所以這些菁英們就跑去金融產業領取高薪(因為這些衍生性金融商品需要非常了解才能操作
),而科技進步也帶動科技產業招收理工人才
但是問題在於,當就業市場上原本屬於中產階級的那些普通工作(1.5工作),因為科技進
步導致被機器取代,因此中產階級就無產階級化了:原本家中的經濟來源只要有一份普通的
工作,就能夠養活整個家,成家立業買房子,到了2022的現在你有一份普通工作根本就是廢
物。
https://i.imgur.com/dZSS7fV.jpg
而這種工作的分層化,讓大家都知道「如果我要我的後代有一個好的收入,那麼我就要從小
開始培訓他/她,不能輸給別人,永遠都要當前幾名,這樣才能確保進入最有可能拿到好收
入的大學學系(醫學系、法律系、電機系、資工系...etc)。」
而如果一個人要「追尋心中自己的聲音」,找「自己想做的事情」他的薪水可能就很低,或
是要放棄培訓下一代成為菁英領取高收入的機會(社工系、哲學系、國文系...etc)
所以不管你的收入高與低,你的人生都被菁英體制摧毀:高收入者工時長又很累,找不到工
作意義,低收入者薪水低無法實現人生想做的事情,沒有工作尊嚴
大家都很焦慮,大家也都很累
那麼該如何打破這個菁英體制的循環?該怎麼重新分配這個社會對工作的價值判斷?
答案在書裡面自己去看。
FYI:
https://opinion.udn.com/opinion/story/11664/5652473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54505
其實因為工作很累的關係,我也是花了一兩個月才讀完整本,有推論錯誤請指正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