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林智堅不只抄同學? 他爆「疑抄陳明通

作者: stevenchiang (半分云)   2022-07-07 10:16:13
1.媒體來源:
ETTODAY
2.記者署名:
記者蘇晏男/台北報導
3.完整新聞標題:
林智堅不只抄同學? 他爆「疑抄陳明通期刊證據」:請審慎發言
4.完整新聞內文:
媒體人黃揚明揭發,新竹市長林智堅台大國發所碩士論文與同學余政煌碩士論文「8、9頁
內容大規模雷同」,只是林的指導教授、現任國安局長陳明通發聲明解圍,反意指是余抄
林。國民黨前青年部主任陳冠安7日則指林智堅國發所論文,還可能抄襲陳明通2016年5月
的一篇聯名期刊文章;陳酸,請林務必審慎發言,倘若老師未註明就借用學生資料,這在
學界是很嚴重的指控,必對陳明通學術聲譽造成不可逆回的影響。
陳冠安7日在臉書表示,媒體人爆料,林智堅台大國發所碩論疑抄襲余正煌,陳明通則發
表聲明,表示當年是自己徵得林智堅同意,把林論文裡的資料給余參考,且陳還說林的論
文較具原創性,而林隨後也公開余正煌論文的謝詞,包含感謝陳明通幫助,協調林智堅提
供內部民調等內容,來證實陳局長的說法。
「簡單來說,並不是林抄余,反倒可能是余抄林,或是註明出處不當。」陳冠安說,雖然
政黨屬性不同,但陳明通在學界一向有豪放、熱於助人、對學生很好的評價,其在國內政
治和兩岸關係的學術造詣,更無庸置疑,許多經典論文,至今仍是後進政治學研究者的必
讀教材,「因此協助口試學生余正煌的說法,老實說,我是願意相信的。」
但陳冠安強調,當陳明通願為林智堅澄清,林沒有抄襲余正煌的時候,陳明通是否知道,
林智堅疑似抄襲的對象,並不是余正煌,而正是陳明通。陳冠安指出,林智堅選新竹市長
累積的內部民調資料,不只是2016年余正煌和2017年林智堅碩論的基礎,更是陳明通和教
授楊喜慧於2016年5月刊登在《選舉研究》期刊的〈2014臺灣地方選舉「柯文哲現象」的
外溢效果:民進黨新竹市長候選人林智堅的個案分析〉一文的基礎。
陳冠安說,從時序來說,期刊從完稿、審核通過到刊登,需要一定時間,以該文引用新聞
的檢索日期來看,本篇期刊論文撰寫時間起碼早於2015年的8月10日。也就是說,比余政
煌完成論文早1年、比林智堅早1年半左右。
「從內容來看,林智堅的碩論有兩處疑似抄襲陳楊期刊。」陳冠安表示,首先,林碩論P4
「基於民調的選民個體資料,主要奠基在密西根大學「社會研究中心」(SRC)對1952年
美國總統與國會選舉的長期民意調查,這項由Angus Campbell, Gerald Gurin與Warren
E. Miller等人所主持的研究」和陳、楊期刊P121第二段前端,幾乎一致。
其次,林碩論P14「因此可以排除為了操作選情的文宣「假民調」;…為內部擬定選戰策
略…因此相當要求準確性。而精湛民調公司是國內相當專業的民調公司,其準確性應是可
以信賴的。」,也和林、楊期刊P126幾乎一致。雖然只有兩處,但原創的文字,照理來說
,很難會有連排版、順序、贅字都如此相近的情況,即便民調數據可以借,但陳、楊此文
P125-126就有說明是由林智堅和柯文哲所提供內部原始資料。
陳冠安表示,如果林智堅仍要採取時間鉗形攻勢,聲稱2016年5月刊登於《選舉研究》的
兩段文字,也是林借給陳明通和楊喜慧的,以該期刊要求的嚴謹性,且其「撰稿用例」規
定,引用「即將出版作品」需明確列舉;還有「寫作與出版倫理」載明『使用其他作者之
論述,須明確引述』和『私底下獲得之資訊,如對話、書信、第三方之討論等,若無資料
來源明確的書面授權函,不應使用或發表』等規範。
陳冠安也說,在陳楊此文的參考文獻確實沒有明列林智堅碩論的情況下,不只將損害陳明
通的學術聲譽,更有可能導致本篇論文被撤銷。另個比較奇怪的點是,林智堅在最後參考
文獻雖然有列陳楊這篇文章,但年份卻誤植成2015年。「我還特地查了一下,27篇中文期
刊裡,就只錯疑似抄襲的這篇。莫非真是時間旅人?」
陳冠安表示,他提出一個新的質疑,林智堅的碩論是否抄襲或是註明出處不當陳明通2016
年兩篇主題截然不同的期刊論文,這些資訊和論點,都不是林智堅在7/5記者會上所回應
的內容。
陳冠安酸,「所以林智堅市長,恐怕得再次向外界說明,這次,是你林智堅參考、借用或
抄襲陳明通老師的文字、資料和表格,還是跟余案一樣,反過來。也請林市長務必審慎發
言,倘若老師未註明就借用學生資料,這在學界是很嚴重的指控,必然會對陳明通教授30
年的學術聲譽造成不可逆回的影響」。
5.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需放媒體原始連結,不可用轉載媒體連結:
https://www.ettoday.net/news/20220707/2288901.htm
6.備註:
好奇國安局局長能不能再升官啊?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