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以色列總理拉皮德自學有成 媒體崛起投入

作者: razan (僅供參考)   2022-07-06 23:12:28
1.媒體來源:
中央社
2.記者署名:
賴素芬
3.完整新聞標題:
以色列總理拉皮德自學有成 媒體崛起投入政壇
4.完整新聞內文:
以色列看守總理拉皮德(Yair Lapid)7 月 1 日就職以來,國際媒體紛紛報導這位背景
非凡、高中沒畢業、但自學有成的政壇人物。他以電視主持人參政,崛起成為領導人的歷
程充滿戲劇起伏。
1963 年出生的拉皮德成長於人脈廣闊的記者和作家家庭。他父親湯米拉皮德(Yosef “
Tommy” Lapid )是當時頗受歡迎的「晚禱報」( Maariv )編輯和以色列廣播管理局的
記者、編輯和廣播員,參政後創立當年第二大政黨為世俗派「改變黨」(Shinui)、擔任
過司法部長。母親舒拉米特 (Sulamit) 是以國著名小說和劇作家。
拉皮德從政至今僅 10 年,之前的新聞和文藝生涯,讓以國人對他熟悉已久。他沒受過正
規教育,高中時因學習障礙退學,但受作家母親的啟發,對藝術和寫作興趣濃厚,閱讀深
廣,自學成才。除了在新聞界出頭、還當過演員、創作歌曲、寫劇本、驚悚小說、兒童書
和專欄集等共出書 12 本。
拉皮德的新聞實習始於當兵時擔任以色列國防軍「在營地」週刊( Bamahane )的軍事記
者。1982 到 1984 年間,他在第一次黎巴嫩戰爭的戰場上擔任這週刊通訊員,據說實現
了他效仿他的文學英雄海明威的少年夢想。退伍後,25 歲的拉皮德進入「晚禱報」當記
者。1991 年升職為「晚禱報」的週末雜誌撰寫「錢在哪裏?」的固定專欄。這專欄名稱
20 年後成了他轉入政壇時的主要政治口號。
1994 年,拉皮德開始電視生涯,擔任晚間新聞節目主播並在隨後幾年主持一系列時事脫
口秀。2008 年拉皮德再上一層,成為以色列第 2 頻道 (Channel 2)每週新聞雜誌節目
「星期五工作室」(Ulpan Shishi)主播,這是他職業生涯的真正轉折點,人氣聲望開始
攀升。
2012 年拉皮德決定隨父親的腳步,踏入政界,創立一個跟他的名字押韻的中間派「未來
黨」( Yesh Atid),定位自己為以色列中產階級的中間派聲音,專注於國內的社會經濟
問題。
接受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 ) 的艾曼普 ( Christiane Amanpour) 訪問時,「國
土報」(Haaretz) 和「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 記者普費佛( Anshel Pfeffer
)說:「拉皮德是特拉維夫這以色列主要世俗城市、商業、文化和夜生活中心等的典型產
品。」他指出當年拉皮德辭去主播和專欄職位,宣布從政時,沒有人訝異,但許多左傾或
中間派人士和媒體同業不看好他,認為他是一個作秀者、主持人,沒有實質,從政只是他
的過渡期。
但出乎意料,「未來黨」在 2013 年選舉中贏得 19 個席位,僅次尼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 )的聯合黨(Likud),震驚政界。那年他加入尼坦雅胡政府,擔任財政部長
,被視為以色列的新政治明星。2013 年時代雜誌將他評為 「100 位最具影響力人物」之
一。同年,他在「耶路撒冷郵報 」(The Jerusalem Post)的「世上最具影響力的猶太
人」名單中排名第一。
缺乏經驗的拉皮德擔任財政部長 22 個月,期間屢受挫折,夾在有權勢的財政部官員和等
著看他失敗的尼坦雅胡之間。除了他的各項改革計畫不受支持,世俗議程沒進展,尼坦雅
胡更指責「未來黨」在國會製造分歧,藉機剔除拉皮德和「未來黨」。2014 年 12 月,
國會提前解散。次年 3 月的改選,「未來黨」受挫,在國會僅占 11 席,成為反對陣營
成員。
2018 年底,原本就功能失調、內部分歧的國會再一次提前解散。2019 年 2 月,政界新
崛起的前任總參謀長甘茨(Benny Gantz),以強人姿態及民意調查優勢,讓有翻身機會
的拉皮德溫順地退居為「反尼坦雅胡陣營」的第二號人物,同意併入由甘茨領導的「藍白
聯盟」( Kahol Lavan )。
接下來兩年內、以色列連續三次選舉結果陷入僵局,2020 年 4 月甘茨違背承諾以及和拉
皮德的聯盟,協定與尼坦雅胡聯合,組成政黨輪替政府,由尼坦雅胡首任總理 18 月後再
由甘茨接任。
被甘茨背叛後的拉皮德堅持原則、不參與聯盟。8 個月後、以色列國會又因內部紛爭無法
通過 2020 年的國家預算,政府再一次崩潰。
經過近 10 年的起伏考驗,拉皮德逐漸成長為有歷練的領導人,政治發言變得簡明有力、
不再繁瑣,他的成熟讓「未來黨」在去年的改選從「藍白聯盟」的廢墟中重新復活。
2021 年 3 月大選後,尼坦雅胡陣營的席位不足無法成立政府。拉皮德以第二大黨主席身
分聯合 8 個中、小型政黨組成以色列立國以來最多元的聯盟政府。為了促成聯盟政府,
他讓位給右派小黨領袖班奈特(Naftali Bennett)當總理,自己出任外交部長。他 1 年
內發揮所長,活躍奔走多國,使以色列的外交發展成績卓越,尤其是今年 3 月的尼格夫
峰會(Negev Summit),他將美國、巴林、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摩洛哥和埃及的外長史無
前例地召集到以色列開會。
以國國會上週投票而解散之後,拉皮德打破領導人上任前前往猶太聖地哭牆(Western
Wall)祈求指引的傳統,他到耶路撒冷的猶太人大屠殺紀念館(Yad Vashem)向他已故父
親致敬 (他父親是大屠殺倖存者)並向他保證將捍衛以色列的強大實力。
如「國土報」所言,拉皮德是帶著星號註記的總理。他的看守總理任期最多為 4 個半月
,之後他可能在改選落敗、成為以色列任期最短的總理。要避免這個註記,他需要向選民
證明,這些年來努力建立的中間派願景比尼坦雅胡的右派願景更有前途,才能讓他在 11
月 1 日的國會改選再一次脫穎而出。
5.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需放媒體原始連結,不可用轉載媒體連結:
https://www.cna.com.tw/news/aopl/202207060381.aspx
6.備註: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