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求證意識來源於量子效應 新實驗碰壁

作者: jackliao1990 (jack)   2022-06-18 01:41:34
1.媒體來源:
大紀元
2.記者署名:
※ 高文森
3.完整新聞標題:
求證意識來源於量子效應 新實驗碰壁
4.完整新聞內文:
諾貝爾獎獲得者、牛津大學數學家羅傑·彭羅斯(Roger Penrose)和美國麻醉學家斯圖爾特
·哈默羅夫(Stuart Hammeroff)共同提出的理論認為,人的意識是存在於大腦裡面的量子
計算過程。新的實驗結果對這個理論認知似乎是否定的。
這個理論成立的條件之一是,這個物質世界內的引力會造成量子效應消失,用物理學家的話
說叫做「坍塌」(collapse),而這個過程會釋放出某種射線。現在,一組物理學家設計實
驗用儀器試圖探測這種射線的存在,但是並沒有探測到。
嘗試這項實驗的主要研究者之一意大利國家核物理研究院(INFN)的資深物理學家卡塔利娜
·庫爾恰努(Catalina Curceanu)說:「(人的)意識怎樣從大腦中產生是一個很大的謎題
。關於這個問題科學家提出了很多有競爭力的觀點,但是沒有一個得到過實驗的驗證。」
說到量子物理學,人們最熟悉的就是關於薛定諤貓的思想實驗。這個實驗說一隻關在密閉室
內的貓,同時兼具存活和死亡兩種狀態。然而在人們看得到的物理世界中,永遠看不到這種
景象。科學家說這是因為描述量子系統的「波函數」,也就是讓貓既活又死的特性,在宏觀
世界引力的作用下就被摧毀了。也就是說,物體有了大的質量,就看不到這種現象的存在,
也就是科學家所指的量子系統的「坍塌」。可想而知,在這個世界中那麼大一隻貓顯然無法
展現存活和死亡並存的狀態。
上世紀九十年代,彭羅斯和哈默羅夫就是在這個「引力導致量子系統坍塌」的理論基礎上,
提出了人的意識來源於大腦內量子計算的理論。這個理論叫做協調客觀還原理論(orchestr
ated objective reduction,簡稱Orch OR Theory)。該理論認為意識是在神經元內部的量
子水平上產生,而非之前的觀點所認為的是神經元之間連接的產物。自那以後至今,多數科
學家仍認為這個理論比以前的猜測有了很大的進步。
其他科學家提出質疑,認為量子系統很脆弱,需要在非常苛刻的物理條件下,和極度低溫下
才能觀測到,大腦內部的環境溫暖又潮濕,這難以維持量子系統的運作。
彭羅斯和哈默羅夫對此的回應是,大腦神經元內存在一種微管(microtubule)結構,正是
這些微管之間協調合作,完成了量子計算。
之後,其他科學家對這個理論進行了補充,其中比較知名的一個是匈牙利物理學家拉霍斯·
迪奧西(Lajos Diósi)提出的假說,解釋引力究竟怎樣導致量子系統坍塌。這兩個理論結
合在一起,又被人統稱為「迪奧西-彭羅斯假說」(Diósi-Penrose theory)。這種理論認
為,量子系統坍塌的過程伴隨著少量的輻射,而現在的儀器應該可以探測得到。
這正是庫爾恰努進行這項實驗的切入點。她說:「我對此很感興趣,因為總的來說這個理論
是可以進行驗證的。於是我決定尋找證據以求證、或否定這個理論。」
庫爾恰努選擇在意大利格蘭薩索國家實驗室(Gran Sasso National Laboratory)進行這項
實驗。這個實驗室位於格蘭薩索山脈1.4公里深的地下,位於一條10公里長穿山隧道公路的
一端。庫爾恰努說:「在這個地點進行實驗,能避免來自地面各種輻射的干擾。」
實驗使用了一個口徑和一個茶杯差不多大的高敏感度柱狀探測器。這個探測器由高純度的鍺
製成,外面還裹著好幾層高純度鉛和銅製成的防護層,以屏蔽來自地下石頭的任何輻射。
研究人員進行了兩個多月的實驗,沒有探測到任何輻射信號。這意味著實驗結果不能證明「
迪奧西-彭羅斯假說」的可行性。
庫爾恰努表示,這是第一個求證引力導致量子系統坍塌理論的實驗,但並不意味著這個理論
被完全否定。她說:「實際上彭羅斯最初的坍塌模型,並沒有提到輻射的問題,所以這並不
能否定這個理論。」
庫爾恰努認為,她的實驗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也許應該探索引力究竟怎樣導致量子系統坍
塌的其它解釋,希望更多研究人員繼續這個領域的探索。
這份研究報告5月17日發表於《生命物理學評論》(Physics of Life Reviews)期刊。
5.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
https://www.epochtimes.com/b5/22/6/17/n13761227.htm/amp
6.備註: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