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台「生不如死」危機增 30後結婚、1盲點錯

作者: ANava (只發優文)   2022-06-14 23:32:06
台「生不如死」危機增 30後結婚、1盲點錯失黃金生育期
https://reurl.cc/VDlYXA
聯合報/ 記者 許政榆
https://imgur.com/fTjbP70.jpg
國民健康署提供試管嬰兒補助,呼籲女性儘早於25至35歲生育,建議男性40歲以前完成。
圖/國健署提供
生育力隨著年齡增加而降低,醫學研究指出,隨年齡增長,卵巢功能及卵子品質逐漸下降,
精子活動力減弱,台灣逐年「生不如死」低生育率未見起色,少子化已是潛在國安危機。醫
師透露,雖然生殖醫學進步,許多民眾存在錯誤觀念,以為高齡不是問題,導致生育更加困
難。
依據內政部109年人口統計資料顯示,國內男性平均初婚年齡自民國99年31.8歲,延後至民
國109年的32.3歲,女性自民國99年29.2歲,延後至民國109年30.3歲。
分析生母初胎年齡結構,民國99年初胎年齡35歲以上占11.6%,民國109年增加至23.5%,初
胎年齡35歲以上孕婦比率明顯增加。然而隨著年齡升高,孕婦發生高危險妊娠相關合併症、
出生寶寶發生低出生體重、染色體異常或其他先天缺陷疾病的風險也愈高。
臺灣生殖醫學會秘書長何信頤表示,不孕症最大問題是「高齡」,許多民眾看到名人高齡產
子,以為可以先凍卵,後續仰賴生殖醫療,但這都是「不正常期待」,因為超過40歲,人工
生殖活產率僅剩10%,機率相當低,即便年輕婦女也不一定保證懷孕,別認為花20萬元就保
證懷孕。
人工生殖成功率與夫妻年齡有極大關係,依108年人工生殖施行結果分析報告顯示,35歲以
下女性做試管嬰兒療程,其胚胎植入週期活產率接近5成(47.7%),但41歲以上則不到2成
(19.5%)。
分析108年人工生殖施術之2萬4843對夫妻發現,不孕原因以「卵巢因素」占33.4%最高,其
次為「多重因素」占31.1%,男性因素(如精子生成障礙、無精症、精索靜脈曲張等)占10
.9%,輸卵管因素占6.9%,若夫妻有規律性生活經過1年以上仍未懷孕者,建議夫妻應同時請
醫師檢查。
何信頤提醒,許多民眾結婚後,若碰到不孕狀況,大多先嘗試自然療法,甚至求神拜佛,直
到2至3年後才來做人工生殖,但時間寶貴,他呼籲有生育需求的民眾,建議35歲以前若1年
正常性生活沒懷孕,建議就醫;35歲以上民眾若半年性生活沒懷孕,就要求診。
女性不孕症因素,包括排卵障礙、輸卵管阻塞或粘黏、子宮內膜異位症、子宮頸和子宮因素
、免疫因素、內分泌異常、女性染色體異常;男性不孕症因素,精子生成障礙、輸精管阻塞
或粘黏、精索靜脈曲張、無精症、性功能障礙、男性染色體異常。
國健署長吳昭軍提醒,女性儘早於25至35歲生育,建議男性40歲以前完成,政府提供試管嬰
兒補助,針對至少一方具有中華民國籍之不孕夫妻,妻子年齡為44歲(含)以下,且經人工生
殖施術醫師診斷需進行試管嬰兒療程,可至全台特約人工生殖機構申請試管嬰兒補助,有關
申辦流程及機關資訊,可點選國民健康署官方網站【試管嬰兒專區】查詢,或撥打人工生殖
補助專線諮詢02-25580900,有專人提供即時服務。
所以國健署要幫忙繳房貸養小孩嗎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