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Omicron無症狀多!陳建仁:疫情預測無助

作者: FT6034 (耐心等待)   2022-04-29 23:11:39
陳建仁指出,血清流行病學調查的正確性,
取決於檢驗方法的敏感度和特異度、檢驗抗體陽性的盛行率及受檢個案的代表性。
他從來就沒說過血清流行病學調查是無效的
先前彰化在驗血清抗體的時候,
台灣根本沒有疫情大爆發,真正陽性確診的人數少,
又採用單一試劑,偽陽性比例很可能被高估
檢驗出來的結果容易失真
陳建仁之前的舉例:
以 5 萬人調查為例指出,如果敏感度和特異度都是 99 %,
在每萬人盛行率分別是 1,10,100 的三種狀況下,
真正感染人數分別是 5,50,500 人;
真正未感染人數分別是 49995,49950,49500 人。
由於敏感度是 99 %,
所以在 3 種狀況下,
真正感染檢測呈陽性人數分別是 5,50,495 人;
特異度是 99 %,也就是真正未感染的人會有 1 % 呈假陽性,
所以在 3 種狀況下,
假陽性人數分別是 500,500,495 人。
因此,若利用陽性人數(無法分辨真假)來估計 3 種狀況下每萬人檢測盛行率,
分別為 101,110,198,
也就是說檢測盛行率高估倍數竟高達 101 倍,11 倍,2 倍,
可見盛行率越低,錯誤高估盛行率的失真現象越嚴重。
另外,若真正盛行率是千分之 1,敏感度是 99 %,
在檢驗特異度分別是 90 %,99 %,99.9 %的 3 種狀況下,
檢測真陽性人數都是 50 人,但是檢測假陽性人數分別是 4995,500,50 人。
在這 3 種狀況下的每萬人檢測盛行率,分別為 1009,110,20。
換句話說,
檢測盛行率高估倍數也高達到 101,11 倍,2 倍,
可見特異度越低,錯誤高估盛行率的失真現象越嚴重。
簡單來說,
現在半放推,確診人數/比例高,血清流行病學調查才比較能反映真實的狀況
就像高端為什麼之前不選在台灣做三期?不是比較快,又不用擔心當地政府不配合
同樣的研究方法,對象不適合,做出來的結果就缺乏真實性、有效性
※ 引述《werqq (sandy0980)》之銘言:
: https://i.imgur.com/tGOFdJl.png
: 小妹覺得
: 科學需要對的起良心和社會
: 先前彰化在驗血清抗體的時候
: 被群起攻擊
: 甚至動用到裁罰
: https://i.imgur.com/53M2T4x.png
: 血清抗體研究調查本來就是理所當然
: 作為科學本來就應該需要的事情
: 然而現在疫情大爆發
: 一句話
: 不能誤用國外研究
: 需要以血清流行病學調查
: 那為何當初
: 不準彰化做血清調查
: 科學是服務社會 發現真理
: 使人們幸福的工具
: 而不是思想控制的工具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