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經濟學人籲台灣增加國防預算 打造國土防

作者: WestPark (西方公園)   2022-04-23 13:07:58
1.媒體來源:
中央社
2.記者署名:
陳韻聿、徐睿承
3.完整新聞標題:
經濟學人籲台灣增加國防預算 打造國土防衛部隊
4.完整新聞內文:
https://imgcdn.cna.com.tw/www/WebPhotos/800/20220423/1152x768_770364740547.jpg
英國「經濟學人」期刊指出,承諾為台灣而戰無法有效嚇阻中國,反而會導致外交危機,
更好的策略是採取實質措施強化台灣的自我防衛能力。
「經濟學人」提到,中國已為美國協防台灣展開準備。「經濟學人」去年曾稱台灣「是地
球最危險的地方」,美國和台灣應鼓勵中國持續這樣看待台灣。
「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今天刊登文章「如何嚇阻中國攻打台灣」(How to
deter China from attacking Taiwan),分析台灣可從烏克蘭對俄羅斯侵略的抵抗學到
的功課。
文章提到,有兩個因素阻撓中國進犯台灣,包括寬達180公里的台灣海峽,以及美國的軍
事力量。不過,中國正加快試圖克服這兩項障礙,部分美軍將領認為中國在2030年前即可
能攻台。
「經濟學人」指出,台灣、美國及其盟友必須從俄羅斯的侵略行為汲取教訓,其中最重要
的就是「威脅是真實存在的」:與其在熱戰期間臨時想辦法,不如現在就及早準備,「台
灣準備得越好,中國冒險進犯的機率就越低」。
文章提到,台灣決定減少對義務役士兵的依賴、提升軍隊專業度,是正確的作法,但應持
續提供所有男性(也可考慮納入女性)軍事訓練,並打造國土防衛部隊。
此外,台灣應增加軍事預算。台灣目前的國防預算約占國內生產毛額(GDP)2%,但以台
灣面臨的威脅,這個占比仍偏低;相較之下,以色列的國防預算占GDP約5.6%。
不過,「經濟學人」指出,台灣無法期待在軍事支出與兵員規模與中國競爭,因此必須專
注讓自己成為敵方「難以消化」的目標,台灣2017年提出、但至今未獲軍方高層完全認可
的「整體防衛構想」(ODC)就是個好例子。
文章指出,ODC是「刺蝟」戰略,以大量、分散、機動性高、容易掩護的防衛性武器為基
礎,特別是反艦和防空飛彈。這意味恐怕必須放棄部分造價高昂的戰鬥機、軍艦和潛艇。
「經濟學人」提到,雖然台灣是島嶼,因此攻擊難度較烏克蘭高,但補給也因此更困難。
這意味台灣可能必須單打獨鬥數星期、甚至數月,同時無法確定美國是否會、以及何時會
提供協助。台灣的優先任務因此是頑抗到底。以烏克蘭為例,撐得越久,獲得的援助也越
多。
文章指出,美國鼓勵台灣軍事改革的方法可包括提升雙邊政治與軍事接觸層級、增加軍售
、舉行聯合演訓等。台灣缺乏與友軍聯合行動的經驗,美國宜聯合日本等盟友制訂詳細計
畫並演練,如何應對台灣遭海上封鎖或被直接入侵等危機。
由於相關作為勢必激怒中國,「經濟學人」指出,美國總統拜登宜謹慎維持「戰略模糊」

5.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需放媒體原始連結,不可用轉載媒體連結:
https://www.cna.com.tw/amp/news/aopl/202204230005.aspx
6.備註:
※ 一個人一天只能張貼一則新聞(以天為單位),被刪或自刪也算額度內,超貼者水桶,請注意
※ 備註請勿張貼三日內新聞(包含連結、標題等)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