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卦] 台北 中 南 東 都市的取名品味484很廢?

作者: eternalmi16 (嶼)   2022-04-13 22:00:18
※ 引述《thesonofevil (四非亞心)》之銘言:
: 如題
: 台北 台東 台南 台中
: 就是.....台灣的北部 東部 南部 中部
: 雖然很詭異的沒有台西
: 然後新北也差不多 台北裡面新拆出來的所以叫新北
: 這取名品味484超廢的?
對超廢
臺字輩行政區名誕生年
臺灣(府、縣) 1684年
臺北(府) 1875年
臺南(府) 1887年
臺東(直隸州、支廳) 1887年
臺中(縣) 1896年
新北(市) 2010年
臺灣 生於1684年(臺灣府與臺灣縣) 一府時期
現在最可信的說法是「臺灣」是從「大員」改過來的,而大員就是現在的台南安平。清國
滅東寧的隔年1684年,設置「府」來管理剛入手的台灣島,並將府的行政中心設在當時最
有建設的台南,府名取「大員」改「臺灣」是為「臺灣府」。當啷,臺灣一詞正式出現。
原本的「臺灣」是指安平或是台南一帶,但剛好當時台灣島最高層級行政地位的「府」就
只有一個,也就是說當時城市規模尚小的臺灣府管理了整個臺灣島,在將近兩百年的一府
時期,沒有其他同級行政區名的競爭,「臺灣」從原本單指某個小城鎮逐漸島名化。
臺北 生於1875年(臺北府) 二府時期
清領後期以鴉片戰爭為契機,清朝開始積極治台,加上開港通商,茶出去錢進來,台北發
大財,北部的茶葉成功翻轉台北成為台灣經濟重鎮,於是1875年時北台灣從原來一府獨大
的臺灣府分割出來升格為府,因為在臺灣府的北邊,所以就叫「臺北府」......對清朝人
取名就是這麼頭腦簡單。自此以大甲溪為界,進入溪南臺灣府,溪北臺北府的二府時期。
臺南 生於1887年(臺南府) 三府一直隸州時期
清法戰爭後台灣脫離福建省建省福建臺灣省(?)1885年台灣島脫離福建省獨自升格為省,
取名臺灣省(X)福建臺灣省(O)
1887年正式建省後清朝人將第一代省城建在現在的台中市區,為了配合省的設立,中台灣
出頭天,脫離臺灣府升格為「臺灣府」??????宮蝦毀。
原來是清朝把原本屬於南台灣的臺灣府搬到中台灣,而原來在南部的臺灣府則改名為「臺
南府」,因為在臺灣府的南邊嘛......看吧清朝人取名就是頭腦簡單。形成北「臺北府」
、中「臺灣府」、南「臺南府」的三府(加一直隸州時期)。這時「臺灣」這個地名已經
位移,已不再是指安平跟台南一帶了。
臺東 生於1887年(臺東直隸州與臺東支廳) 三府一直隸州時期
建省時除了中央山脈以西設置三府外,也將原本轄於臺灣府的卑南廳升格為直隸州,因為
在臺灣府的東部,所以把升格後的卑南廳叫做「臺東直隸州」......嗯清朝人不意外。此
刻,大四臺已經成形。
臺中 生於1896年(臺中縣) 三縣一廳時期
自台灣建省後,清朝於今日台中市中區的東大墩街建立臺灣省城,臺灣府因應而生。然而
1894年省會已移到臺北府城,位於台中的臺灣省城已名存實亡。日本人來台後,將清朝留
下的行政區劃整治了一番,府改為縣,因此臺灣府改為臺灣縣。但此時的政經中心早已在
台北,與島同名的臺灣縣卻在當時發展相對較差的台灣中部,於是在日本殖民台灣第二年
的1896年,剔除了臺灣縣的名稱,因為這個待取名的縣位在臺北縣跟臺南縣的中間,所以
日本人就將他叫做「臺中縣」.......對日本人也是這麼取名頭腦簡單。從此刻開始,「
臺灣」不再作為地級行政區的名稱。而臺字輩也全員到齊了。
新北 生於2010年(新北市) 二省六都時期
啊就台北縣要升格時,台北縣政府辦新市名的投票,大概十幾個選項,最後好聽又有歷史
意義的海山市落選,「新北市」New Taipei City 最高票勝出,台北縣民自己選的,怪我
嘍?
所以真的就是清朝人跟日本人懶惰,很廢很無聊完全參照方位取名。簡單來說:
1684年 選擇「臺灣」當作「臺灣府」名,清朝人取的
1875年 臺灣府的北邊所以叫「臺北府」,清朝人取的
1887年 臺灣府的南邊所以叫「臺南府」,清朝人取的
1887年 臺灣府的東邊所以叫「臺東直隸州」,清朝人取的
1896年 臺北縣跟臺南縣的中間所以叫「臺中縣」,日本人取的
2010年 Because we’re New Taipei 所以叫「新北市」,台北縣人投出來的
假如當初清朝是選擇「大員」而非「臺灣」作為府名,那依照後來的邏輯,臺字輩縣市會
變成「大北市」、「大中市」、「大南市」、「大東縣」。取名品味還是很廢,但感覺比
現在的威風了一點
以下是幾個縣市中心的舊名
臺中-大墩/大屯
臺南-赤崁/承天
臺東-寶桑/卑南
新北-海山
台西我不熟別問我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