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林淑芬:「處女膜」名詞壓迫女性 衛福部

作者: aher2600 (和)   2022-03-30 12:57:52
改叫『蔡英文』啦, 以示對國母的敬意.
啊幹! 國母應該也有貶意,
叫國嬲嫐好了,
以後也不要叫爸了, 改叫巴, 不要叫媽,改叫馬,
也不要說兒子女兒,要直接講我這孩子是有陰莖的,
或我這孩子是有陰道的,
身份證上也不得註記性別欄, 一律附上本人生殖器官相片,不準再說男或女,
民進黨立委應該會支持我吧~~
幹拎良的北七黨, 整天喊正名, 幹他媽的是沒事做了?
※ 引述《Wojnarowski (@wojespn)》之銘言:
: 1.媒體來源:
: ETtoday
: 2.記者署名:
: 記者呂晏慈/台北報導
: 3.完整新聞標題:
: 林淑芬:「處女膜」名詞壓迫女性 衛福部該研議改中性名稱
: 4.完整新聞內文:
: 為避免強化父權社會下的「處女情結」,民進黨立委林淑芬30日上午與台灣女人連線共同
: 舉行記者會,呼籲衛福部應研議以中性名稱取代「處女膜」與「惡露」等名詞,同時教導
: 孩子正確的性教育,正確認識身體的構造。衛福部代表會中持贊同意見表示,實際上有「
: 陰道瓣」和「產後排除物」等醫學名詞,應該使用這些詞彙,消除性別歧視。
: 林淑芬今天上午與台灣女人連線舉行「打破處女膜假象,正名一起來」記者會。台灣女人
: 連線理事長黃淑英表示,相較身體其他部位通常是以其功能來命名,「處女膜」卻被社會
: 連結到童貞、女性第一次性行為等意涵,一直強化「處女」的概念,恐進一步傷害女性自
: 尊心及人格,呼籲政府正視這個議題,以適當名稱取代「處女膜」等名詞。
: 林淑芬說,社會強調年輕時的「處女價值」,年老時「老處女」卻變成一種嘲笑,女人不
: 該承受這樣的壓力,希望從名稱開始改變,不該繼續強化父權社會下的「處女情結」,對
: 女性施加更大的壓力。她舉例,瑞典性教育協會2015年推動把「處女膜」正名為「陰道冠
: 」,因為「處女膜」並非一片「膜」,該名詞會造成錯誤認知。
: 婦產科醫師林姿吟則分享臨床經驗表示,曾有醫生因為幫病患做抹片檢查,但病患並未提
: 前告知沒有性經驗,內診後出現流血的狀況,最後醫院只能賠錢了事,另亦常常有媽媽帶
: 孩子來就診時,關切「處女膜」是否出現撕裂傷,擔心傷口對女兒未來有不好的影響,顯
: 示「處女膜」對於女性造成負面影響,應該把它糾正過來。
: 林淑芬、台灣女人連線會中呼籲,衛福部應研議適當名稱取代「處女膜」與「惡露」等名
: 詞,請教育部將字典及醫學教科書中的用詞隨著衛福部正名而順修,並在教學中澄清相關
: 迷思,導正視聽。
: 衛福部國民健康署副署長魏璽倫會中回應,國民健康署完全正向支持更名一事,若可以使
: 用社會普遍接受的名詞,將會進行宣導教育,因為逃避沒有辦法給孩子正確的觀念,反而
: 會造成更多誤解;衛福部醫事司副司長劉玉菁說明,「處女膜」有替代名詞「陰道瓣」,
: 只是大家鮮少使用該名詞,另「惡露」的醫學名詞則是「產後排除物」,但大家已經習慣
: 使用這些名詞,還需要一些時間推動使用其他合適的詞彙,消除性別歧視。
: 5.完整新聞連結:
: https://www.ettoday.net/news/20220330/2219012.htm
: 6.備註:
: 無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