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回不了的家】烏克蘭少女憾「最後沒好好

作者: inthere8 (Zona)   2022-03-18 11:34:19
1.媒體來源:上報
2.記者署名:楊毅、沈粲家
3.完整新聞標題:
【回不了的家】烏克蘭少女憾「最後沒好好抱抱爸爸…」 2寶孕媽逃亡3天聞家破悲報
4.完整新聞內文:
「一開始以為戰爭很快就會結束,未來會怎麼樣?我不敢想、也不想要去想那麼多……。
」俄烏戰爭爆發至今,已有超過306萬烏克蘭平民被迫逃離家園,流離失所成為難民,其
中約6成、逾185萬人選擇朝西部邊境逃往鄰國波蘭尋求庇護,不僅來不及和家人好好地擁
抱、道別,接下來如何在異鄉找尋到安身立命處所,更是他們人生中最嚴酷的考驗之一。
一場二戰後的最大人道主義難民危機,對歐盟等西方國家及國際新秩序形成重大衝擊。在
波蘭各地採訪的這些日子裡,我們陸續與來自不同城市、性別、年齡、背景等面向的烏克
蘭難民進行深度訪談,透過他們面臨無情炮火摧殘侵襲的親身描述與辛酸血淚故事,讓世
人能更加深刻理解體悟到戰爭的殘忍暴虐及對人性真實的靈魂拷問。
家旁機場遭俄軍夜襲轟炸 烏婦挺孕肚攜兒亡命波蘭
選擇躲避戰火離開的不容易,決定留下來保衛家園的人也很艱苦,兩者同樣都面臨生活難
以為繼的窘迫處境。俄烏開戰後第9天,懷有6個月身孕的33歲年輕媽媽Olena,獨自一人
帶著6歲兒子Artur,從烏克蘭首都基輔附近的小城鎮逃離家鄉,母子倆花了3天時間搭車
、徒步前行,歷經千里迢迢險阻跋涉,才終於抵達波蘭;暫住友人家幾天後,又將立刻啟
程遠赴英國投靠遠房親人,準備在那裡誕下小寶寶,展開她們未知的新人生。
2月24日俄軍拂曉出擊閃電入侵烏克蘭的那一天,Olena在睡夢中被警報聲給嚇醒,接著隨
即聽到外頭有炮彈爆炸及機槍掃射的聲音,家人和鄰居們都很驚恐,彼此不知所措地問現
在該怎麼辦?Olena在借住的波蘭友人家中與我們對談,她說,當下她沒有想太久, 因為
住家距離被攻擊的機場非常近,只有100公尺不到,很擔心會遭受炮火波及,於是她馬上
就打包了幾件衣服、簡單文件及兒子玩具,決定趕緊帶孩子離開自己居住的城市,丈夫、
父母親及祖父母等家人,因無法及時逃出,目前仍留在家鄉,據她先前聯繫得知,那裡已
經沒水、沒電,居住環境及條件狀況非常糟糕。
家園慘變炮灰「不指望北約」 2寶媽讚Zela總統沒落跑
「現在還留在烏克蘭的人們都很害怕,每天晚上都會去防空洞睡覺」,Olena透露,從留
在烏克蘭家人傳來的照片中,她看到原先住家周圍的房子都已經成了斷垣殘壁被炮彈轟炸
到,雖然她很想回到基輔與家人們團聚,但考量孩子們生命安全,所以只能先待在歐洲尋
覓容身之處,「接下來該何去何從,我也不知道要怎麼辦?」
面對俄羅斯強大軍事威脅,莫斯科與基輔當局邊打邊談,戰況陷入膠著,Olena也表達了
她的想法。她強調,烏克蘭成為一個自由平等的獨立國家,已有很長一段時間,和曾經被
滅國的波蘭一樣都擁有自己的歷史,她們不想被俄國併吞掉,所以她的丈夫、親友,有很
多人仍正在家鄉為了保護國家、為了烏克蘭的歷史文化、為了孩子的未來而戰,「沒有人
想要被俄羅斯占領,更沒有人想要對俄羅斯投降。」
歐美等北約國家對烏克蘭的援助足夠嗎?Olena說,西方雖然想要幫忙烏克蘭,卻又似乎
害怕關閉領空,會將這場戰爭演變成波及到波蘭或其他歐洲國家,「北約根本就不想要打
仗」。但儘管如此,現在全烏克蘭的國民都團結起來了,尤其是她們的總統澤連斯基(
Olena同樣也暱稱他「Zela」)和家人們,也都深知自己暴露在隨時可能遭暗殺的危險之
中,至今依舊待在基輔未逃亡海外,繼續和人民站在一起、幫助烏克蘭人反擊及戰鬥,「
現在全烏克蘭國民都團結了起來,過去有一些和俄國有生意往來經商的人,也一起抵抗俄
軍和普丁!」
如何看待普丁稱俄羅斯與烏克蘭系出同源,是「同一民族」說法? Olena則頗不以為然地
反駁,指烏俄雖都源自於東斯拉夫民族,但隨者歷史推演更迭,兩個國家都有自己的政權
、語言及文化,烏俄人民本來關係緊密,彼此也都有一些家人在俄羅斯或烏克蘭,現在卻
演變成兵戎相見的廝殺情況,「這完全是普丁個人的計謀及政治手段,我們只討厭普丁,
但不討厭俄羅斯人。」
親歷戰火!少女悍拒安置波蘭 直呼「我要留下戰鬥」
另一位與母親Uljana從烏西大城利沃夫(Lviv),一同逃難出境到波蘭東部城市盧布林(
Lublin)的17歲少女Marta,則用流利英文及手機中拍攝的逃難影片,向我們說明了她對
普丁發動這場侵略戰爭的憤怒不滿。Marta說道,戰爭發生的那天清晨5點多,她人還躺在
床上沒睡,手機突然收到朋友們傳來的開戰訊息,她立刻就叫醒了家人,儘管戰火還未侵
襲到西部地區,但父母親經過一番討論並考量她的安危,當天就決定要她和母親先逃離出
來。
聽到媽媽告訴她要逃難到波蘭,Marta說,當下她內心十分抗拒,反問父母親:「為什麼
?我不要!我是烏克蘭人我應該要留在這裡為烏克蘭戰鬥。」「如果我們不這樣作,那誰
來作?(if we don't do that, who do that?)」還有一些朋友得知她要逃難,在網路
上指責她為何要跑掉?讓她感到很生氣,可是,她也明白爸媽是希望她能夠安全,因此最
後還是接受了安排。
回憶起逃出烏克蘭的那一天,父親先是開車載Marta和母親到巴士站搭車,接著母女倆再
步行約2公里抵達烏波邊境關口,雖然全部路程只有20公里的距離,卻花了她們2天時間才
終於順利逃出進入到波蘭境內。Marta說,當時與父親分開時,因為現場情況非常混亂,
彼此還來不及好好地擁抱、說再見,她坐上巴士後,只能隔著窗戶與站在路邊的父親揮手
道別。
「以為開戰3天就能回家」 少女夢碎:已不敢設想未來
「一開始以為戰爭很快就會結束,可能2、3天後就能夠回家,沒想到竟然會拖那麼久,情
況也一直在變化!」Marta說,她一直與留在烏克蘭的家人及朋友們設法保持聯繫,每天
關注新聞報導家鄉最新狀況,剛到波蘭時,有友人建議她應該先去找份工作,她還不解地
反問「為什麼?」以為很快就能和母親重新回到家園。
問她下一步有沒有什麼打算?Marta沒有顯露出太多情緒,只是語氣淺淺地說道:「未來
人生會怎麼樣真的無法想像,我不敢想,也不想要去想那麼多,有可能留在這邊或到英國
念書,而我原本想去世界各國旅遊的夢想,現在可能也沒有辦法了!」
對於現在仍身處在戰爭水深火熱之中的烏克蘭家鄉人民,有沒有什麼想對他們說的話?
Marta則堅定地說道,希望他們能保護自己的安全(to keep safe),「因為我們並不知
道下一小時或隔一天會發生什麼事?但我和多數烏克蘭人都是虔誠的天主教徒,我們每天
祈禱,我相信上帝會幫助我們度過這次難關,烏克蘭經歷過那麼多衝突及苦難,值得成為
一個自由平等的國家,以及值得大家一年四季都可以來玩的美麗淨土!」
5.完整新聞連結 :https://tinyurl.com/4y5nepct
6.備註:
報導寫出超過306萬人被迫逃離家園,這相當於超過台北市人口。
還有,看到新聞內被砲彈打到的人,畫面太殘酷…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