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網紅淨山清掉「日治駐在所遺跡酒瓶」

作者: doro0202 (Doro)   2022-02-13 13:30:37
※ 引述《poeta (鍵盤詩人)》之銘言:
: 1.媒體來源:自由
: 2.記者署名:吳書緯/台北報導
: 3.完整新聞標題:網紅淨山清掉「日治駐在所遺跡酒瓶」 考古專家、學者急了
: 4.完整新聞內文:
: https://img.ltn.com.tw/Upload/news/600/2022/02/13/3828071_2_1.jpg
: 網紅與商業登山團號召山友淨山,清掉駐在所遺跡酒瓶,引發爭議。(翻攝自「Celine
: and Cynthia - 不只是旅行」影片)
: https://img.ltn.com.tw/Upload/news/600/2022/02/13/3828071_1_1.jpg
: 網紅與商業登山團號召山友淨山,清掉駐在所遺跡酒瓶,引發爭議。(翻攝自「Celine
: and Cynthia - 不只是旅行」影片)
: 國人近年瘋登山,卻由於對山林不夠瞭解,造成諸多問題,Youtuber「Celine & Cynth
ia
: 」近期參加商業登山團赴霞喀羅古道淨山,卻撿走日治時代駐在所遺留酒瓶引發爭議。

: 古學者鄭玠甫呼籲,淨山時若確認是當代垃圾可撿,不知道物品年代,就不要移動;教

: 工作者蔡佾霖(馬雅人)表示,淨山立意良善,仍應先具備基本的山林人文歷史知識。
: 有18萬訂閱者的Youtuber「Celine & Cynthia -不只是旅行」近期和商業登山團「台灣
: 368」合作,召集多位山友赴霞喀羅古道淨山,聲稱希望透過這次活動,讓大家更重視

: 境保護與永續,並上傳影片至Youtube。
: 根據影片,浩浩蕩蕩的一行人將沿線「馬鞍駐在所」遺跡的眾多酒瓶,通通當成垃圾清

: 山,一共撿了130公斤的垃圾,並找8個嚮導幫忙揹垃圾,影片中更直接標註酒瓶堆「就

: 一堆垃圾」;影片上傳後在登山界引起爭議。
: 據登山界人士指出,「馬鞍駐在所」遺跡附近的玻璃瓶除日人留下外,戰後的山林工作

: 、獵人等也都陸續留下不少玻璃瓶,可以說是瞭解當地山林活動歷史的見證。
: 美國波士頓大學考古學系博士、中研院史語所博士後研究員鄭玠甫受訪指出,年輕人壯

: 、爬山不是壞事,但此次撿駐在所酒瓶事件,以及日前發生的「國定遺跡萬山岩雕疑遭

: 爬」事件,都是對於當地歷史、文化的不夠瞭解與尊重,在對自然生態認識的同時,也

: 解當地,給予適當的尊重。
: 對於日治時代「駐在所」的功能,鄭玠甫解釋,日治時代日人為了統治台灣深山裡的原

: 民族,因此在山上建立的警察局,就是駐在所,總數多達上百個,日警也會攜家帶眷到

: 在所,因此在駐在所遺留下了酒瓶、鍋碗瓢盆等物品,許多駐在所在日治後期或是戰後

: 到遺棄。
: 鄭玠甫說,駐在所的酒瓶雖然當時是被當作垃圾丟掉,但是長時間被保存,就是文化資

: 的一種,無論是撿起來集中,或是拿下山丟棄,都是破壞脈絡,也讓後人少了一處可以

: 解當時歷史的地方,因此呼籲登山者淨山時,若明確知道是當代垃圾可以清除,但不清

: 其年代,就不要移動,因為對考古學者而言,遺留的物品放置在哪裡都會有其意義。
: 歷史研究者、無界塾實驗教育機構教師蔡佾霖(馬雅人)指出,淨山立意良善,但這些

: 當成垃圾的酒瓶就是文物,從考古觀點而言,離開了出土脈絡,其考古價值就會下降,

: 便日後被放回,也是經歷了破壞,而就算不是當年日本人所放在該處,也是歷史變遷的

: 環。
: 蔡佾霖說,台灣對於山林歷史教育的內容,在教育體制內教得不多,頂多就是「日本人

: 台開發林業資源」,不過歷史課本篇幅有限也是事實,但登山者仍應具備基本常識,如

: 到酒瓶有日文標示等,理應就知道不應該撿走。
: 不過,部分網友認為酒瓶堆無論年代久遠「就是垃圾」,蔡佾霖解釋,以他過去參與的

: 古發掘,「許多就是在挖的垃圾堆」,例如台北捷運圓山站外的一塊空地,目前被圍牆

: 起來,是史前文化的圓山遺址,土地價值達好幾億元,而用圍牆保護的理由,簡單說「

: 是要保護圓山人的廚餘堆」。
: 針對影片所造成的爭議,「Celine & Cynthia -不只是旅行」也在影片下方發表聲明,

: 出「對於在淨山前不夠了解霞喀羅古道的歷史,做出不尊重當地文化遺跡的行為深感抱

: ,未來我們在做任何影片之前會再做好更全方位的準備。」,未來也會再拍影片邀專業

: 士探討。
: 5.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需放媒體原始連結,不可用轉載媒體連結:
: 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3828071
: 6.備註:淨山還被出征 哭哭QQ
默默淨山的話無話可說
但當你今天不但開團收錢,以此為噱頭吸引想填補做好事滿足感的民眾花錢跟團
同時還拍成影片提升自己形象還靠影片流量賺錢
這樣
誰不知道你是不是明知故犯?
要拍出如此效果的影片,可以大膽猜測她原先就知道這條路線上有一堆玻璃瓶堆
要是知道,難道是不會懷疑為什麼這麼多嗎?
隨便google一下都可以知道這是有歷史價值的垃圾
但有人卻對此視而不見,拿來盈利
各位要清楚啊
今天要撻伐的不是什麼淨山的ㄒㄧ為,還是到底是不是垃圾的定義
而是這個人用這樣罔顧不尊重爬山文化的方式幫自己盈利
這才是真的可恥的地方
台灣現在太多這樣的人了
無論是爬山還是養狗養貓
太多人都是直接把自己一廂情願的想法直接加註在周遭的人事物上
根本沒有任何一點想去理解想去尊重對方的念頭
自己感覺是在做好事,但事實上就只是在利用外在的人事物滿足自己想做好事的踏實感而

就是一種極度自私行為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