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卦] 除了少子化更該擔心人口結構惡化

作者: cigxm (不想當備胎 >_<)   2022-02-04 05:14:29
安樂死可以加速死亡人數
增加臺灣人口新陳代謝的速度,改善人口結構
以後只要老人生病,政府就會提供的安樂死選項讓家屬選擇
減少生病的痛苦,讓國民有尊嚴的離開這個世界
這樣也能減輕退休基金的負擔
臺灣的人口二戰之前也只有600萬人
戰後70年臺灣人口暴增至2300萬,也未免增加太多
適度減緩人口增長的壓力也不是壞事
臺灣的人口政策應追求子彈型的人口結構
倒鐘型的人口結構有礙國家的發展
所以推動國人安樂死計畫,可以減輕長照壓力,減緩退休金的支出
加速人口的退場機制
※ 引述《aitt (非主流,有何不可(M))》之銘言:
: 如果打開台灣人口金字塔,民國90年的情況尚處於青壯年人口為主力,
: 即20-40歲為主幹,這剛好是一代嬰兒潮(民44-55年次)與二代(民65-71年次)
: 當時的年齡層,每年出生人口都超過40萬人,如今呢?
: 一代嬰兒潮已經來到55-65歲的屆退領退休金的年齡,二代也已經坐四奔五,
: 出生人口呢? 民國94年後連20萬人都保不太住,這幾年更是都在16-18萬徘迴
: 未來第一代嬰兒潮人口陸續退休後,在醫療進步下活到85歲以後將會很多,
: 換言之他們退休後若領月退,可能會支領退休金長達20年以上,
: 15年後,連第二代嬰兒潮人口也離開職場退休領退休金,
: 20-40歲的青壯主力將會是民國86年次-民國106年次的人組成,
: 也就是全由少子世代擔綱,老人太多年輕人太少下,
: 甚至可能出現非勞動人口>總勞動人口的慘況,繳勞保的人少於領勞保年金的人,
: 到時勞健保乃至國家財政等究竟要如何維持?
: 老人的養老照護與醫療問題恐怕才是最該令人擔憂的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