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卦] 反疫苗遊行說服你了嗎

作者: Mazeway (ho)   2022-01-24 13:21:17
我認為有理性論述可以質疑現在的新冠疫苗
官方報告、政府媒體、許多專家推疫苗的論述核心: 利>弊
他們引用的統計數據或實驗報告通常是取樣國外,計算的方式大致是:
疫苗救的人數 (沒打疫苗染疫後死亡-打過疫苗染疫後死亡) > 疫苗殺死的人數
許多問題: 能否從過去推導到未來(病毒可能越變越弱, 高風險疫苗卻是一直打),能否用
國外數據推導到國內(Rt值國外國內不一樣), 短時間感染率的問題: 打疫苗的人是短期內
全部都打,沒打的短期不會全部感染
這些都會影響利弊計算的結果,,所以不能說有定論
不過我這篇想專注在第二個數字,疫苗殺死的人數,準不準確?
疫苗傷害如何認定?
我們先假定檢定的人員專業素養沒問題,也是誠實的。
專業細節一般人不一定了解,但是我們可以探討判定方法本身的邏輯。
我們先思考另一種狀況: 假設在命案現場有一具屍體,外觀有一個傷口,法醫要怎麼判斷是
不是槍傷? 答: 就是他看過以前槍傷的長什麼樣子(外觀,或是解剖的觀察),然後去比對
現在這個案例是不是跟之前看過的槍傷是一樣的。
那回到疫苗死亡,問題就來了:這是新的東西(疫苗產生的傷害可能是前所未見),以前沒
看過,要跟什麼比對?
可見越新的藥物,專家越不了解,認定新藥造成的傷害就越少,這樣就會得到結論是越新的
藥物越安全,各位想一下這樣合理嗎?
事實上,無法認定的案例只是現在的醫學知識無法證實相關,而不是不相關。
所以新的未知的事物要用Precautionary Principle(預防原則)判斷才合理: 必須預先假
定此事物是不安全且無效的,除非能有嚴格證據支持是安全有效的。
假設你有天肚子餓,路上撿到一個便當,你會吃嗎? 不會吧,因為你不知道它安不安全。如
果真的吃了馬上拉肚子, 一定會懷疑是否是不明便當造成的,除非有證據是別的原因。
現在新冠疫苗的主流官方邏輯卻是反過來的, 無法證實相關(也無法證實無關),隱含的
態度是視為不相關(本來就有病) 質疑的民眾就被歸為反智陰謀論

P.S. 陳培哲院士也有類似的觀點,他主要是討論賠償的問題,畢竟EUA被犧牲的人,政府應
該寧願多賠不要少賠。可惜訪談沒有聯想到這問題會影響計算是否利>弊的結果。
https://youtu.be/_r_jizIi7kM 20-23分左右
Precautionary principle是大原則,實際要如何判定比較公正呢?
打疫苗後時序相近的死亡通報有主觀性,與檢驗Covid一樣會有偽陽(通報死亡但其實不是疫
苗造成),也會有偽陰(沒通報但是疫苗造成死亡)
通報人不管醫生或是家屬都會受主觀影響,過多責怪疫苗,或是過於信任疫苗,甚至有沒有
政府壓力(?)
其實有一個方法: 全因死亡率, 比較打疫苗vs沒打疫苗, 這樣判斷比較公正。
概念很簡單:就是打疫苗vs沒打, 去追蹤(越久越好) 看哪一群不管任何原因死亡率高,這
樣就可看出疫苗到底救的人多還是殺的人多,這樣才公平“競爭”
全因死亡是不考慮死亡原因的,因為會有上述如何認定死亡原因的問題。
這樣可以防止認定得新冠死亡和疫苗死亡認定的雙重標準。
歐美網友的die of Covid, die with vaccine或是日本網友的作圖其實是有道理的
(藉用enzo50提供的圖 https://i.imgur.com/1uExQNi.jpg )
不考慮死亡原因而只看:打疫苗vs沒打,哪一群死得多,這樣其實很合理。
因為你打疫苗最終的目的就是要比較不容易死,而不只是比較不容易死於新冠。
總結,因為新藥判定傷害的困難,應該用全因死亡判斷打疫苗是否利>弊 (不管用RCT 或是
打後觀察,至少要有數據)
至今我還沒看到推疫苗的提供“全因死亡”打疫苗是否利大於弊(有些甚至連疫苗傷害都完
全忽略,光看Covid重症降就在一味推疫苗)。如果有資訊的人可以拿出來討論。
如果沒資料,疫苗效果就是不明、安全性不明。根據預防原則,疫苗就該停打,強迫施打更
是嚴重違反人權。
(棘蛋白,mRNA疫苗技術安全性問題都還沒提。有興趣可以再分享)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