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基層選手求生記1/獎金資源差很大 全運會

作者: yaya (喔耶比)   2022-01-23 19:33:11
1.媒體來源: 公視
2.記者署名:
陳祖傑
3.完整新聞標題:
基層選手求生記1/獎金資源差很大 全運會後追蹤選手的「游牧人生」
4.完整新聞內文:
110年全國運動會由新北市主辦,一直在獎牌榜領先,直到最後一天才遭取得84金的台北
市超前,在獎牌榜掉至第二名。賽後檢討聲浪四起,有議員認為,獎助金差很大,留不住
好選手所以沒有好成績。但一場競賽的獎金恐怕不是單一因素,為了有更多的資源、更好
的發展,不少選手在求學時期已遷戶籍。
擁主場優勢卻居第二 新北議員究責
110年10月16日,全運會在新北市新莊體育館順利開幕。雖然5月中旬本土疫情爆發,全運
會一度陷入延期,甚至停辦的危機,但隨後疫情趨緩,在遵守防疫規定下如期舉辦,並於
10月21日閉幕。
主辦的新北市穩拿81金,創下歷史佳績,卻也功虧一簣,在最後一天,反被台北市以84面
金牌超車,在獎牌榜屈居第二。
閉幕典禮上,身為東道主的新北市長侯友宜感嘆,「我真的好想要總統獎。」
投放逾4億經費主辦賽事,最終錯失最高榮譽的總統獎,必然出現賽後檢討的聲音。10月
26日,新北市議員鄭宇恩在質詢時指出,台北市能完成總統獎三連霸,在於運動選手培訓
上有系統規劃,而且部分台北市的金牌得主,有些曾經是新北市選手,她認為,被挖角是
因為「獎助金差很大」,新北市獎助金應向台北市看齊,才能留住好選手。
侯友宜答詢時表示,在財源不足的情況下,未來會盡量尋求企業贊助。
在《基層選手求生記》系列,將從國內最大的競技賽事全運會談起,從台北到高雄、從國
中到大學,訪問選手、教練及執掌體育事業的市府官員,帶你了解國家體育發展所面臨的
問題。在第一篇,將先探討選手「島內移民」的原因。
金牌獎金差達67萬 轉戶籍需坐三年「球監」
「這次發了一億多的獎金,佔體育處的預算五分之一,我們一年的預算才五億而已。」
民代高呼「獎金加碼」,新北市體育處長洪玉玲則備感壓力。在預算有限的情況下,若增
加競賽獎金額度,勢必擠壓到其他項目的資源。
至於訓練補助金,新北市金牌得主每個月可獲得1萬8千元,但比起台北市2萬2千元,台中
、高雄、桃園的2萬元,還是差了一截。洪玉玲無奈表示,新北體育處經費有限,若調高
訓練補助金,預算相當可觀,「我們真的跟不上。」
為了鼓勵轄內選手爭取佳績,全國22個縣市都有編列全運會獎金,部分縣市如上述所提的
六都及嘉義市,更給予得獎選手接下來長達兩年的訓練補助金,導致各縣市獎金出現極大
差距。
以一名首次得到全運會金牌的柔道選手為例,若他設籍台北市,可先獲得30萬獎金,隨後
每個月可領取2萬2千元的訓練補助金,總獎金高達82萬8千元;若設籍連江縣,由於縣府
未編列訓練補助金預算,這名選手就僅有金牌獎金15萬元,跟台北市差距高達67萬8千元
。這對一般運動員而言,恐怕是天差地別。
「但他們有人連霸了,獎金也不過是台北市的一次金牌。」
柔道選手蔡明諺曾代表我國參加2016里約奧運,在本屆全運會表現優異,為新北市拿下男
子第二級金牌。他坦言,台東有不少優秀的柔道選手為家鄉爭光,但實質落袋的鼓勵,明
顯有落差。
新北市明德高中教練黃呈堯也表示,就他所知,有數名台東柔道選手打算遷戶籍至台北,
「相信下一屆全運會台北市的柔道成績就會上來。」
豐厚的獎金固然是誘因,但根據教育部《全國運動會舉辦準則》,所有遷戶籍的選手都必
須設籍滿三年以上,才能代表該縣市參加全運會。全運會每兩年辦一次,對選手來說,一
次島內移民,就等於喪失了一屆的比賽機會。
台北市桌球代表隊 僅有3人未遷戶籍
以本屆奧運拿下混雙銅牌的鄭怡靜為例,在106年全運會代表台南市出賽後,就把戶籍遷
至台北市,因此缺席108年全運會,直至本屆才披上台北市戰衣參賽。
https://imgur.com/iWQUNZC.jpg
透過上表可以看到,代表北市參加本屆桌球團體賽的選手,多數都是把戶籍從其他縣市遷
至台北。廖振珽、鄭怡靜、李昱諄在106年全運會時均代表不同縣市,隨後把戶籍遷到台
北,因此三人都缺席108年那屆全運會。
不過,跟獎金相比,更多的選手是為了個人發展而離開原戶籍。台北市體育局競技運動科
科長羅國偉強調,「像棒球,全部往桃園平鎮跑。進不了平鎮,就去穀保、高苑,其實很
多在學生端就遷戶籍了。」
他指出,並非所有縣市都能建構完整的選手培育體系,「假如打桌球,縣內沒有高中讓我
打,家長當然會希望小孩去好的地方練。」
上表中的四名選手林昀儒、戴茗葦、王意如,都是在國中時期離開家鄉,前往台北市學校
的桌球體育班就讀。而原本在新莊讀國小的林彥均,在小學四年級時轉至宜蘭國小就讀,
國中再轉到台北市誠正國中,他們四人在本屆都代表台北市參賽。
青少年選手為發展 選擇島內留學
受限於各種因素,每個縣市都有不擅長或是實力較弱的運動項目,在本屆全中運,宜蘭縣
沒有選手能進入前八強,而全運會也只有男子團體取得第八名。國泰人壽劉俊麟就說,優
秀的青少年桌球選手,很容易被其他縣市吸納,比如在東奧打出好成績的「小林同學」林
昀儒就是例子。
呂柏賢是新北市桌球選手,在102、106、108年全運會混雙項目均摘下獎牌,目前在嘉義
金石球館擔任教練。本屆全運會與東奧代表鄭先知合作,拿下銀牌。
呂柏賢說,自己在國小時已經有不俗成績,因此教練推薦他到新竹與陳建安搭檔,後來把
戶籍轉到新竹。到高中時選擇回到家鄉新北。
在高雄市福誠高中任桌球教練超過20年的黃明達,最輝煌的時期,曾帶領福誠高中拿下全
中運高中組四連霸。
論及「島內留學」黃明達說,在台北桌球尚未崛起前,大部分青少年選手都會選擇到高雄
念書,「當時可能有百分之七十都是外縣市。」就學接著落籍,黃明達手指著正在練球的
學生,「現在就變成百分之六十都是高雄人。」
家鄉資源少實力有落差 無奈島內移民
「畢竟選手生涯就是很短,十年、二十年,需要為自己著想。」
屏東長大的桌球選手廖振珽,106年全運會後把戶籍從屏東遷至台北,坐了三年「球監」
,直到本屆改披台北市球衣參賽,拿下一金一銀。
他說,做出這個決定,實屬無奈。「屏東桌球發展相對不足,導致青黃不接。當時連退役
選手,甚至教練都要上場比賽,感覺不是在比全運會,就是跟不上對手。」
「這個時候,台北市有開出一些條件,我就去了。」廖振珽認為,比較小的縣市,沒有資
源推廣運動,加上選手生涯短暫,有潛力的運動員不得不離開。
不過,也有選手因為身處的縣市競爭太激烈,苦無出場機會,只好轉往其他地區尋求可能
性。
找一個機會 轉籍他縣市爭出賽位置
「像拳擊,如果你在某個量級一直是第二,你就會連出賽機會都沒有。」台北市蘭州國中
拳擊教練蘇宏勝說。
今年28歲的蘇宏勝,是蘭州國中畢業生,大學畢業後回到母校執教。目前已帶領拳擊隊完
成全中運團體冠軍四連霸,自己則在2019年總統盃則拿下最佳教練獎。
他指出,跆拳道、空手道、柔道、拳擊等技擊項目,會按選手體重分量級,在全運會,每
個縣市在一個量級僅能派出一名選手,「像台北市競爭就很激烈,光是市內選拔,一個量
級可能就有三、四個人在搶。」名額有限的情況下,部分選手只能另覓舞台,尋求一個上
場的機會。
在高雄林園高中桌球隊執教二十多年的教練羅清雲也認為,有些選手不是沒有實力,但在
頂尖球隊找不到生存空間。「他可能在一般球隊,就變成王牌了。」
羅清雲並以中國桌球的現狀為例:競爭激烈,部分選手離開中國,前往國外尋求機會,為
他國爭光。「這屆奧運那個德國女選手(韓瑩),她也是在中國沒辦法出頭啊,到德國就
有舞台。」
成績差距大 非六都縣市望塵莫及
110年全國運動會獎牌數前10名
資料來源:110年全國運動會網站
https://imgur.com/81KJzB1.jpg
上表是本屆全運會獎牌榜前10名,第一名台北市有84面金牌,新北市有81金排第二,排名
第三、四的台中、高雄,金牌數跟台北相比,少了將近一半。屏東、南投、宜蘭、花蓮等
四個縣市加起來的金牌數總和,也不過是台北市的一半。
若再以獎牌總數作分析,差距更為明顯:本屆全運會共產生1308面獎牌,光是雙北就拿下
了449面,瓜分至少三分之一的獎牌數;六都總共取得883面獎牌,其他16個縣市僅取得剩
下的425面。
選手在競技賽事的表現,除了端看臨場能否發揮個人平日的實力與努力,縣市投放多少資
源栽培也相當關鍵。
從國手、基層教練,到主掌預算的官員說法可發現,獎金或許是影響少數選手遷籍的一個
推力,但更多選手早在就學時期,就因訓練資源、未來發展的拉力決定遷籍,光靠高額獎
金,未必能解決運動員擇木而棲的問題。
《基層選手求生記》第二篇,將繼續探討全運會賽場上,縣市政府在培育選手上的寡與不
均。
5.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64508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