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與Omicron共存?醫示警:整個社會若放棄

作者: nightwing (內觀自心)   2022-01-16 08:49:18
1.媒體來源:
風傳媒
2.記者署名:
鍾秉哲
3.完整新聞標題:
與Omicron共存?醫示警:整個社會若放棄抵抗,先倒下的將是血汗醫護
4.完整新聞內文:
鍾秉哲
2022-01-15 23:13
Omicron新變異株肆虐全球,台灣本土也出現4條Omicron傳
播鏈。對此,萬芳醫院精神科醫師潘建志表示,Omicron傳
播更快、症狀輕微,疫情演變難以預測;他更示警,若整個
社會放棄抵抗,稱要和病毒共存,先倒下的將是血汗醫護。
潘建志15日在臉書指出,根據美國南加州11日發表的最新論
文,Omicron變異株相對於Delta,確診數暴增、住院人數也
更多。但好消息是,Omicron變異株感染者住院率少5成、進
ICU比率少9成,平均住院日也較短,且大多數都能活著走出
醫院。「但確診的分母如果大太多,以絕對數量而言,還是
會有更多人變成重症。」
潘建志說明,Omicron變異株主要感染上呼吸道,打過疫苗
後身體裡產生各種抗體,但呼吸道黏膜裏的抗體IgA(免疫
球蛋白A)量較少,Omicron飄上去就入侵細胞了,不往呼
吸道下方走,馬上就大量繁殖,以氣溶膠形式靠呼吸就散佈
出去。他進一步說,也因沒有進到氣管深處,呼吸功能影響
較小就比較不需要插管,肺部發炎少也不會造成免疫風暴,
而這可是之前的新冠病毒株致死主因。
潘建志提到,根據南加州論文統計,感染Delta變異株的病
患未施打疫苗比率是49.7%,但Omicron變異株僅26.6%。意
即Omicron變異株的突破性感染能力更高,有更強的免疫逃
脫,但因為打過疫苗的人感染後,症狀比較輕微,造成
Omicron整體統計症狀比較不嚴重,住院數較少。
「所以不能反因為果,說Omicron症狀輕微就不打疫苗。」
潘建志認為,雖然感染Omicron變異株後症狀輕微,但最後
住院人數還是大量增加。若醫療過載崩壞,無法維持醫療品
質,重症和死亡比率就不會這麼低了;且大量感染是最近1
個月的事,就有學者表示,感染Omicron對身體的長期影響
還不清楚。
潘建志:台灣自然免疫個案數少於各國
潘建志直指,每個國家的情況不一樣,台灣在5月Alpha變異
株的疫情中,累計死亡率高達5%,相比發達國家實在太高;
且台灣長時間清零,Delta變異株沒有大流行,曾經感染而
自然免疫的個案數都較各國都少。因此,Omicron變異株侵
台後,疫情如何演變很難預測。
潘建志呼籲,台灣仍不能放棄打疫苗和口罩洗手等防疫手段
,這些措施都能避免醫療過載,減少住院個案,避免排擠到
其它疾病的醫療量能,「整個社會若放棄抵抗,喊說要和病
毒共存,先倒下的將是血汗醫護。」
5.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
https://www.storm.mg/article/4152211
6.備註:
台灣人愛看病,如果台灣每天數千人感染流感,依台灣人的個性,醫護人員負擔得了?
台灣中老年人多,三高慢性病族群也多,一旦爆發社區感染,重症死亡人口不知如何?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