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民主吊車尾、政黨別惡鬥 高中生立院高喊

作者: MikaHakkinen (一人中風,全家發瘋)   2022-01-15 07:05:31
備註請放最後面 違者新聞文章刪除
1.媒體來源:
自由時報
2.記者署名:
記者楊丞彧/台北報導
3.完整新聞標題:
民主吊車尾、政黨別惡鬥 高中生立院高喊「我要投票」
4.完整新聞內文:
今天許多高中生代表與公民團體到立法院外,對牆內的立法委員高喊「我要投票」,呼籲
各政黨坐下來理性討論,莫讓修憲又淪為政治口水戰而被擱置。(記者楊丞彧攝)
2022/01/14 16:38
「民主吊車尾」、「不要打假球」!修憲案卡關,十八歲公民權入憲也被耽擱,今天許多
高中生代表與公民團體到立法院外,對牆內的立法委員高喊「我要投票」,疾呼朝野各政
黨回到談判桌坐下來理性討論,別再用不出席等方法杯葛修憲,別再因政黨惡鬥讓修憲淪
為政治口水戰而被擱置。
立法院國民黨團12日要求召開修憲國是會議,質疑民進黨團自行排定修憲委員會主席、議
題內容及議程,未與在野黨協調。民進黨團同日則召開記者會反擊,批評國民黨以程序問
題杯葛修憲,原因只有一個,就是想當修憲委員會主席。
台灣高中職學生自治聯盟主席張豐溢提到,去年11月台公盟舉辦模擬公投,可以看到許多
青少年都很想對公共議題表達意見,也可以看到很多高中生想法非常成熟,不會被媒體或
假消息左右。18歲青少年有足夠能力可以參與公共政策的決定,也應有選人選黨等公民權
所賦予的權利。
張豐溢強調,藍綠對此議題都有共識,就算對其他的修憲議題有不同意見,也希望十八歲
公民權可以趕快通過修憲委員會的討論跟審查;請執政黨與在野黨重視青年的聲音,讓青
少年可以早日一起為台灣共同打拚。因此,希望各黨派也可以坐下來討論,不要再用不出
席的方法杯葛修憲,讓修憲毫無進展,再次原地踏步。
高雄學生民主聯盟副主席洪羽臻指出,她在下個月即將年滿18歲,即將成為刑法上完全責
任能力的人;而民法上也將在明年上路,把完全行為能力人下修至18歲。但是,唯獨只有
憲法中的公民權遲遲未下修,造成青年們在18歲時需負完全的責任,男生需服兵役,但卻
沒有選擇自己國家領導人、民意代表以及縣市首長的權利,足足可見18歲公民權刻不容緩

洪羽臻提到,高雄學生民主聯盟曾舉辦多場高雄市政學生論壇,還有高雄市長補選論壇,
讓高雄學子有不同的方式是參與公共事務。每場活動都看到許多學生擁有對公共事務豐富
且具有可行性的想法。不過,也有許多想參加卻猶豫的學生表示,反正又沒有投票權,說
出來也沒人在乎。因此,她希望不要再因為政治惡鬥去杯葛、去暫緩修憲,別一再因淪為
政治口水戰而被擱置。
台北市松山高中前學生會主席、現任台北市兒少諮詢代表李喻哲也說,大人常說小孩是國
家未來棟樑,可是又常說小孩子有耳無嘴、不要管政治,這是非常矛盾的事。如果不讓青
少年在校就有機會跟同學討論社會議題,那又怎麼期待這些學生一出社會就可以成為一個
知道要怎麼投票的好公民。18歲公民權修憲具有高度急迫性,希望大家多多關注,並呼籲
朝野放下成見,盡快達成共識。
十八歲公民權推動聯盟副總召劉志洋直指,大家擔心不只是台灣在民主國家中吊車尾,更
是青少年的聲音始終被排除在國家重要決策之外。南韓已經將國會議員被選舉權下修到18
歲了,台灣還在等什麼?劉呼籲朝野各政黨用行動證明決心,不要只是口號支持,而是用
行動讓18歲公民權修憲案送出院會,交付全民公投,並與社會溝通「台灣青少年絕對有資
格參與台灣民主政治」。
台灣青年民主協會理事長張育萌表示,憲法修正是國家永續發展、世代正義最重要的基石
,而中華民國法體系之中的最後一哩路,就是18歲公民權,包含18歲的選舉權與被選舉權
,朝野各政黨都應傾聽在現在年輕世代的聲音和意見。18歲公民權並不是今年突然冒出來
的議題,2015年當時也因為各政黨沒坐下來好好理性討論最後破局,不希望這次再度錯失
機會。他不期待台灣成為亞洲第一,只期待各政黨坐下來討論如何追趕進度,早一點還給
年輕人應有的權利。
高中生在立法院柵欄繫上「我在乎18歲公民權」布條,要求投票權等民主參與權利。(記
者劉信德攝)
5.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
https://news.ltn.com.tw/news/politics/breakingnews/3801097
6.備註:
※ 一個人一天只能張貼一則新聞(以天為單位),被刪或自刪也算額度內,超貼者水桶,請注意
※ 備註請勿張貼三日內新聞(包含連結、標題等)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