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疫情邁向第三年/看不到終點 第一線不敢

作者: warner6069 (阿本)   2022-01-01 01:44:21
疫情邁向第三年/看不到終點 第一線不敢想像疫情再來
2021-12-31 23:36 聯合報 /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https://udn.com/news/story/120940/6001946
疫情一波波再起,絲毫沒有結束跡象。病房護理師、第一線急診醫師、醫檢師透露,疫情
使醫療體系長久累積的問題雪上加霜,「本土疫情若再來?」讓人連想都不敢想。以下是
第一線醫護的心聲:
●急診科醫師、台北市醫師職業工會發言人陳亮甫:
為了防疫,醫療工作的流程和品質要求都更多,有很多額外的非臨床業務要處理。例如為
了避免院內感染,陪病要先採檢才能放行,有些民眾不能理解,會認為是醫院要藉機賺錢
,就不太願意配合,醫護人員要花很多時間心力去解釋國家政策,勸導和管理的成本增加
,對於第一線來說壓力不小。
疫情也帶來一些好的改變,首先是本土疫情後,輕症就衝急診的人明顯變少,一直到第四
季才又有點故態復萌。再者是隨著知識和經驗的累積,疫苗接種普及,下半年工作心情有
比較輕鬆,沒有上半年那麼焦慮。疫苗接種後可以名正言順休一天假,雖然是無薪假,但
這對於平常請個病假都很難的醫療人員來說,也是視若珍寶。
本土疫情爆發但醫療量能還沒整備好那段時間,很多醫護人員都在短時間內經歷大量的天
人交戰時刻,多少都留下精神創傷,但都沒有被好好處理,醫療勞動長期的問題也沒有解
決。如果一直擱置不理,以後再遇到更大挑戰勾起創傷,很可能就無法繼續這份工作。
醫事檢驗產業工會秘書長陳韋錡:
本土疫情爆發後,住院病人和陪病者都要做PCR,還有院外委託的檢體,這些都要兩小時
內完成報告,以縮短病人等待時間。再加上原本例行的檢驗、急診的檢驗,工作負擔很重
,但醫院也沒有增聘人力。為了完成工作,我們常常回不了家、睡在醫院,披星戴月工作
十七個小時以上,但若PCR報告出慢了,就會被檢討,真的是有苦難言。
疫情讓各部門更了解檢驗工作,政府補助五百萬讓我們得到高通量的PCR檢驗儀器,衛福
部也有準備醫檢師的獎勵金。不過工會調查發現,醫檢師竟然都還沒領到五月的獎勵金,
甚至有半數醫檢師沒有被醫院造冊。檢驗技術再先進,醫檢師都承擔著感染風險,低薪加
上獎勵金的差別待遇,很難吸引年輕人投入。
北部區域醫院心臟內科病房林護理師:
醫院開設專責病房時,我們病房混雜收治三到五個科別的病人,全部病情都很嚴重,才會
在疫情期間不得不住院。面對完全陌生的科別,醫院沒有派人來教我們,我們就打電話去
問別的病房同事、上網看影片,想辦法自學,每天都很害怕出錯。那兩、三個月,我每天
工時動輒高達十四個小時,出門上班前吃第一餐,下班回家才吃到第二餐。
疫情時有錢也請不到看護,看到很多年紀大的家屬來顧病人,我們不敢期待他們幫得上忙
,所以換尿布、翻身這些也是我們做。疫情後還多了「管理家屬」這項工作,要面對家屬
對採檢規定的抗拒和憤怒,壓力很大。有時病人臨終,依當時規定只能一人陪病,其他家
屬就對著護理站咆哮,我們就靜靜被罵,讓他們宣洩情緒。
有些同事已轉職,我也一直想要離職。你問我,如果明年本土疫情再來,有沒有信心會比
上次更好?我只能說,當然會擔心,但根本不敢再想下去。
===============================================
醫護人員辛苦了 台灣今年要堅守下去啊!!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