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虱目魚為何變貴了?魚價來到十年高點,漁

作者: ThisisLongID (長哀滴)   2021-12-26 18:21:45
備註請放最後面 違者新聞文章刪除
1.媒體來源:
上下游
2.記者署名:
林吉洋
3.完整新聞標題:
虱目魚為何變貴了?魚價來到十年高點,漁電衝擊產量大減、成本上漲雙重夾擊
4.完整新聞內文:
台南著名老店阿堂虱目魚肚鹹粥漲價,引發議論紛紛,虱目魚為什麼變貴了?背後成因並
不單純。《上下游》訪問養殖戶、批發業者發現,目前虱目魚的池邊價行情拉回十年來高
點,來到每台斤40元起跳。
漁民和業界認為,除了因為疫情衝擊,導致原物料、飼料漲價之外,政府倡導漁民疏養,
外銷出口需求增加也是原因。然而還有一件事未被廣泛注意,依據虱目魚大縣嘉義、台南
的漁政單位數據,目前兩地漁電共生申請面積至少達1200公頃以上,而兩縣市的停養面積
分別約有200、500公頃,推測是因漁塭轉作「漁電共生」(養殖和光電共生)而發生停養
情形。
雖然部分養殖戶認為,魚價上漲對漁民而言未必是壞事,畢竟過去虱目魚價格被長期低估
。然而漁塭停養的影響不只在虱目魚,包括烏魚、台灣鯛等國內重要的養殖魚種都在悄悄
同步調漲價格。事關國人餐桌上的民生需求能否確保,值得關注。
虱目魚價格來到十年新高點
國內虱目魚年產量在六至七萬噸,外銷佔兩成、內銷占約八成,夏秋兩季虱目魚由嘉義台
南地區提供,而冬春兩季則由高雄彌陀、永安、路竹等地供應,兩地區錯開產季以穩定價
格。
十餘年前,兩岸簽訂ECFA協議,原以為虱目魚會賺得兩岸和平紅利,但未如預期暢銷,十
年來虱目魚價格低迷,平均池邊價約在每台斤30元徘徊,品質稍差的外銷用魚最低更曾落
到25元。
但是今年池邊平均價來到40元起跳,送北部的至少42元,送南部早市的,通常必須在半夜
收魚,人工更高、工時長、還必須分規格,價格逼近每台斤50元,是十年來新高。就連等
級較差的外銷用魚,價格也有38元。
整隻虱目魚最高價的部分在於虱目魚肚,加工業者表示,往年批發價在70到90元,但目前
已經全面平均調漲五元。到了非盛產季節,200克以上的魚肚,甚至可到150元。
飼料成本上漲,外銷量增加,導致價格走高
嘉義、台南是虱目魚養殖重鎮,嘉義產區認為,今年度虱目魚量少價高,原因包括成本增
加、放養量少、外銷需求增高,主要是受到疫情影響。
嘉義養殖戶「邱家兄弟水產」的潘小姐表示,因疫情衝擊,航運運費成本大漲,連帶飼料
成本也增加。潘小姐表示,就連包裝紙箱價格都從20元上漲到24元,不只有虱目魚,所有
的養殖魚類都會漲,包括過年的烏魚子跟最常見的台灣鯛,價格普遍都有上漲。
潘小姐認為,魚價上揚只是反映成本,對養殖戶而言未必是壞事。因為過去價格實在太慘
,現在40-50元區間的行情,其實是相對合理。
嘉義縣漁業科科長張建成認為,通常成本都由漁民吸收,魚價漲跌主導權並非在生產端,
主要是市場影響價格居多。今年大多數養殖魚種價格都不錯,因為年中疫情嚴峻,國際需
求增加外銷虱目魚量增,國內消費跟家庭自煮率提升,都是價格走高原因。
虱目魚大王:魚塭轉做「漁電共生」導致停養
不過在地漁民認為,魚價上漲真正關鍵,在於嘉南地區的「漁電共生」面積不斷擴增,政
府大力推動在魚塭上蓋光電板,「共生」尚未見到,「停養」已先發生。
台南跟嘉義都有放養的翊鑫虱目魚產銷班業者劉鎧郴表示,今年虱目魚放養面積大減,主
因是大量的魚塭拿去出租做漁電共生,「這幾年沒有賺到錢的養殖戶才會想把魚塭租出去
,大部分都是放養虱目魚跟台灣鯛,嘉、南地區放養面積減少了至少三分之一。」
即使政府規定漁電共生「業者售電時」應繼續維持養殖,但劉鎧郴並不認為這些魚塭能繼
續保有生產力,也不認為政府有能力落實查驗到底有沒有在養殖?養殖量維持幾成?「減
少這麼多魚塭,這個量補得回來嗎?」他怒批,「漁電共生?什麼碗糕生?實在是亂來。

漁政單位:漁電共生轉型期,嘉南減養700公頃
漁塭轉作漁電共生導致停養的面積究竟有多少?對水產養殖影響為何?
台南市政府農業局漁業科科長吳國霖表示,目前市府畫設的漁電共生專區已核定644公頃
,其中已有430公頃有廠商申請。嘉義縣政府公開資料則顯示,「累計申請」的漁電共生
案場面積840公頃。兩個縣市申請面積合計就有1270公頃。
嘉義縣農業處漁業科科長張建成表示,目前進入整備期或施工中的魚塭約有200公頃,轉
換漁電共生之前,魚塭會曬池停養,這是產量減少、魚價上漲原因之一,但仍有其他因素
。他認為,年初乾旱缺水,許多魚塭並沒有儲水,有人評估會來不及在冬天收成,加上虱
目魚價格長期低迷、政府因應疫情倡議養殖戶疏養,讓漁民態度抱持觀望,減少放養量。
吳國霖則表示,目前無法掌握到已核准的漁電共生案場是否繼續放養的明確資料,「但是
如果從申報放養數量的登記而言,養殖數量確實是有降低的情形,虱目魚往年放養面積登
記在5000公頃左右,今年降低到4500公頃,申報面積減少約一成。」他認為漁電共生對今
年虱目魚產量確實有一定影響,不過這也讓虱目魚維持了一個相對高的價格。
台南養殖協會估:虱目魚減產一成
台南市養殖漁業發展協會理事長王昌澔則表示,虱目魚價走高,跟養殖面積減少有必然關
係。「不管是白蝦或文蛤,虱目魚都是混養魚種。現在這麼多魚塭簽約作漁電共生,地主
絕對歡迎啦,租給養殖的一公頃才五萬,租給光電至少三十萬起跳,地主什麼都不用做就
可以拿錢,但是租地的養殖戶就慘了(面臨解約收回)。」
王昌澔認為,漁電共生不可能沒影響到虱目魚產量,「假設一公頃收一萬兩千公斤,是12
噸。你去算就可以算出來,虱目魚減少了多少產量。」依據王昌澔的推算模式,嘉義減養
面積200 公頃、台南500公頃,影響產量就有8400公噸,已經佔去全年產量一成以上。
然而嘉義縣養殖漁業生產區發展協會執行長陳泓碩則認為,漁電共生影響產量有限,今年
價格上漲主要原因,主要是年初乾旱,船運期延長,導致印尼虱目魚苗進口時間拉長,還
有疫情政策勸導疏養,都有影響,「比如過去一甲地放一萬二(尾),現在可能減放到八
千。」
他解釋,「漁電共生會影響的多是地主,有些地主把魚塭收回去才能跟光電業者簽約做漁
電,他本身沒技術當然就會停養。然而如果養殖戶本身就是地主,如果跟光電業者簽完約
了,業者沒通知停養,他當然就繼續養。」
漁電共生衝擊逐步浮現,餐桌平價魚可能不再
目前嘉南兩縣市的漁電共生申請面積約1270公頃,不過未來還會持續擴張。目前由中央經
濟部能源局和地方政府聯手劃訂的範圍,台南的漁電共生專區面積將逼近2500公頃,嘉義
也有1600公頃。
王昌澔擔憂,漁電共生的面積一直擴大,會對造成養殖漁業不可回復的影響。許多漁塭簽
約還沒施工就已經停養,「漁民很古意,很多人拿到訂金,即便業者沒說不能養,他自己
就不敢放養了。」他在多次會議中已對漁電共生政策所產生的衝擊提出諸多警醒,但政府
始終堅持推行,現在光電對漁業的衝擊效應會逐步浮現。
漁電共生能否實際投入養殖生產?而承租漁塭的養殖戶權益能否確保?政府檢驗查核的執
行力能夠落實多少?都還有待檢驗。然而虱目魚、烏魚子、台灣鯛這些國人餐桌主力的水
產品已經起漲,新年即將來臨,國人的荷包緊縮將會很有感。
5.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
https://www.newsmarket.com.tw/blog/162844/
6.備註:
為了綠能 請大家喜迎魚價上漲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