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全台各地「中正路」高達316條 促轉會籲

作者: deathdecay (AZOTH)   2021-12-26 14:30:10
自由時報
記者陳鈺馥/台北報導
全台各地「中正路」高達316條 促轉會籲街道路名去威權化
為釐清威權街路名稱分布現況、歷史變遷及未來處置所需要的社會條件,行政院促轉會統
計,全國現存以威權統治者命名之街路名數量,街路巷以「中正」為名有316條道路,以
「介壽」為名者有28條,以「經國」為名者為11條,總計為355(條)處。
據促轉會調查,地名的賦予涉及空間認知和在地認同,反映地方歷史脈絡與區域特色,具
有凝聚地方社群意識的功能。二戰後,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為「破除日本統治觀念」,於
1945年公布「台灣省各縣市街道名稱改正辦法」。
該辦法規定,凡是街道名稱「紀念日本人物者、伸揚日本國威者、顯明為日本名稱者」,
都要在2個月內,依下列項原則重新命名:一、發揚中華民族精神者:如中華路、信義路
、和平路等;二、宣傳三民主義者︰如三民路、民權路、民族路、民生路等;三、紀念國
家偉大人物者︰如中山路、中正路;四、適合當地地理或習慣、且具有意義者。
促轉會於「任務推動及調查結果報告」指出,台灣在戰後初期推動街道名稱更改,是為了
掃除日本統治遺緒,但當時並未顧及在地歷史記憶、保存足以辨識的區域特色,而是透過
新的威權意識,清洗舊的統治象徵。
在辦法頒布後,1946至1947年間全台道路進行改名,現今各大都市街道命名架構在此時期
大致確定。而戶政改隸後,台北市及台灣省先後公布「台北市道路命名及門牌編釘自治條
例」、「台灣省道路命名及門牌編釘辦法」,保留名稱改正辦法的前三項原則。
此外,促轉會利用內政部地名資料庫、村里街路門牌查詢系統及文獻史料,已製作完成「
威權統治相關街路名稱清冊」,標記門牌數量、空間位置等資訊,要作為後續規劃的基礎
資料。據統計,全國以威權統治者命名之街路名數量合計達355(條)處,其中以「中正
」為名的道路有316條。
以高雄左營「介壽路」命名為例,1950年海軍總司令部要求海軍服務總社為道路命名,總
社原擬為「復興路」,後來海軍總司令部逕改為「介壽路」。現今屏東縣新園鄉曾在一鄉
之內分別在港西村、崁頂村、中洲村、越溪村設置4條中正路,後經行政區域重劃,仍有3
條保留至今;台中大甲市區則有1條「蔣公路」。
促轉會指出,我國街道命名與更名事項,屬於地方政府自治權限,非單一機關可以處置
建議在符合中央及地方權限劃分原則下,建立中央與地方「協作處置」威權統治者命名街
路名稱的統籌機制,透過「街路名稱的整併」規劃,對全國道路與鄉鎮區等名稱提出「整
合性計畫」,以作為地方政府進行街路名稱「去威權化」的評估基礎。
促轉會強調,可參酌「國家語言發展法」促進國家語言之傳承、復振及發展精神,以及「
原住民族基本法」第11條保障原住民族地區回復傳統地名權利之精神,應透過法制化的建
立加強街路名稱的文化傳承面向,納入「本土語言」與地名內涵的連結,以建構我國文化
主體性。
https://news.ltn.com.tw/news/politics/breakingnews/378059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