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獨/今年花蓮3地震前「異常訊號」找到了

作者: kevin20997 (阿文)   2021-12-25 23:25:33
獨/今年花蓮3地震前「異常訊號」找到了 氣象局也興
2021-12-25 22:41 聯合報 / 記者曹悅華/台北即時報導
今年地震活動頻繁,已有逾2700起規模3以上地震,中央氣象局坦言「明顯比前幾年多」
,除加快地震發生後的示警,如何在地震發生前能「預知」顯得更為重要。中央大學研究
團隊近日發現今年三起花蓮地震發生前的「異常訊號」,對此氣象局也感到「很興奮」,
不過強調還尚待時間驗證。
根據氣象局統計,截至今年11月底,規模3以上地震較過去32年來(1988年到2020年)還
高。像是規模6到7的地震,年平均兩起,今年足足多了兩倍來到四起;規模5到6的地震年
平均23起,今年41起;規模4到5的地震年平均193起,今年就277起;規模3到4的地震年平
均1453起,今年就暴增到2445起,顯示地震活動較以往頻繁,規模明顯也比過去平均來的
高。
然而我國自1989年成立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便開始投入地震前兆研究分析,可惜跟許多
從事地震前兆研究的國家一樣,無重大進展,甚至可以說離地震預測非常遙遠,僅能加快
地震發生後通報的秒數,目前地震發生後平均十秒可收到示警簡訊。
氣象局自2007年以來委託中央大學研究團隊就地震前兆(地磁部分)分析,該團隊上月30
日將今年觀測資料送交氣象局審查,有了近30年來重大突破。
「我們發現地球磁場改變的異常訊號。」中央大學地球科學系教授顏宏元說,以1999年
921集集地震為例,在大地震後檢視地球磁場資料時,發現位於苗栗鯉魚潭水庫附近的地
磁觀測站,在一天當中所記錄到地球磁場最大值和最小值的振幅有明顯差異,該觀測站距
車籠埔斷層僅有8公里,推斷是因921大地震發生前地下擠壓所造成的地磁強度的改變。
顏宏元說,在利用該方法分析今年發生在花蓮地區三個顯著地震事件,包含4月18日規模
6.2、最大震度6弱地震,以及7月7日規模5.4和7月14日規模5.2地震,發現位於東部花蓮
和池上觀測資料和西部日月潭、鯉魚潭確實同樣有明顯的差異。
他說,可以想像原本磁鐵平躺在地底下,而花蓮地震發生前磁條的角度「竟然改變了」。
雖然目前無法確認這些地磁差異是否與地震發生直接關聯,不過這一年的結果,給了團隊
很大的激勵往前走。
「我們很興奮,就像出現曙光。」氣象測報中心副主任吳健富說,地震前磁力觀測確實出
現異常,雖然沒辦法知道是地震造成還是環境使然,但確實「有不一樣的東西」,會繼續
研究及觀測下去,並用不同方法驗證,若多年後各方法都指向地震,未來會作為氣象局預
報作業,但尚未有時程表。
https://udn.com/news/story/7266/5988332?from=udn-ch1_breaknews-1-0-news
炎亞綸表示:?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