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不生產 不發展 不取得 國防部長宣示核武

作者: idunhav1 (你知道天空為什麼是藍的?)   2021-12-25 11:17:56
1.媒體來源:
中時
2.記者署名:
呂昭隆 、 張國威
3.完整新聞標題:
不生產 不發展 不取得 國防部長宣示核武三不
4.完整新聞內文:
兩岸對立氣氛濃厚,國外重要期刊預測台灣10年內可能擁有核子武器。國防部長邱國正昨
天在立法院明確宣示,此說是空穴來風,國軍謹守國際規範,「不生產、不發展、不取得
核子武器相關技術」,盼外界不要隨之起舞。
2002年《中國軍力報告》列動武條件
美國國際關係期刊《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s)2022年1/2月號,就「核武國家的
數量10年內是否會增加」議題,廣詢50位外交安全領域專家學者的看法,21人認為會增加
,伊朗排第1,其次日本、南韓、沙烏地阿拉伯與台灣均被認為未來10年可能擁有核武。
台灣是否擁有核武,一直是美中關切的核心議題,過去也是美中對台的共同紅線。美國國
防部自2002年起發布《中國軍力報告》時,就將「台灣獲得核武」評估為中國對台動武的
紅線之一。
美國已應允澳洲協助建造核子潛艦,美國又視台灣為抗中同盟,《外交事務》期刊點名台
灣可能擁有核武,在立法院引起討論。
邱國正昨天在立法院國防委員會答覆國民黨立委溫玉霞時,明確表示,目前為止,國軍建
軍從未討論核武問題,國防部未接到任何人指示要從事這方面發展,國軍謹守國際規範,
「不生產,不發展,不取得核子武器相關技術」。
民進黨立委蔡適應則詢問邱國正,是否有看此報導?邱國正說他知道。蔡適應建議,國防
部幕僚應研究此篇報導,並撰寫報告供參考。
中科院前核研所副所長張憲義在1988年潛逃赴美後,政府已多次公開宣示不會發展核武。
前國防部長馮世寬曾公開表示,國軍不發展核武,他說,台灣不是沒有能力,但絕不會像
北韓般窮兵黷武,關心東亞和平的國家都該稱讚台灣。
1988年張憲義事件 拆光研究設備
蔣中正總統時代設立中山科學研究院,有一說目的是為了研製核武。在新北市三峽的國防
醫學院預防醫學研究所與中科院生產飛彈的系製中心,及中科院已裁撤的核研所,在地理
位置上緊緊相鄰,從核生化研發至載具研製,堪稱「一條龍」。美國為避免東亞區域局勢
惡化,不容許台灣獲得核武,懷疑台灣暗地裡研發核生化武器,當時衛星經常盯著中科院
看。
1988年,中科院核研所前副所長張憲義上校被美國中情局(CIA)策動,棄職逃亡至美國
,提供核研所資料,美國並派員來台,監督中科院將所有核武研究的設備拆除。張憲義在
2017年與台灣媒體視訊時表示,美方認為當時台灣核武的發展有望「能在3至6個月製成核
彈,且能投到指定目標」,已經「踩到紅線」。
九鵬基地被疑小型試爆 郝柏村曾駁斥
前行政院長郝柏村在2019年出版的《郝柏村回憶錄》,就張憲義叛逃事件指出,台灣有能
力製造核武,但絕不生產核武是國策,張憲義也了解這些情況,美國如有懷疑,可以透過
正常管道查詢,CIA不值得導演張憲義叛逃事件,傷了我方與CIA多年合作友誼。郝柏村並
說,美方還說台灣在九鵬基地有小型試爆等情事,這是無中生有。
在陳水扁執政時期,前國民黨不分區立委蘇起亦曾質疑中科院祕密研發核武。2007年,香
港《亞洲週刊》稱前印度國防部長費南德斯(Shri George Fernandes)頻訪台灣,與研
發核武合作有關。據了解,費南德斯來台是情報合作案,與核武研製無關。
5.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
https://reurl.cc/n5QLb8
6.備註: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