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中研院P3實驗室暴露問題 專家分析:「各

作者: soweina1 (XXX)   2021-12-14 16:31:19
1.媒體來源:ltn
2.記者署名:林惠琴
3.完整新聞標題:中研院P3實驗室暴露問題 專家分析:「各做各的」竟成漏洞
4.完整新聞內文:
中研院前員工染疫爆出實驗室操作多重疏失,長期參與動物實驗P3實驗室的國家衛生研究
院副研究員杜鴻運表示,高達99%具感染性物體要在生物安全櫃中操作,且通常一組實驗
是2人一起做,其中1人協助與監督,不是「各做各的」,而當「手」要離開生物安全櫃時
,一定要消毒或脫掉外層手套,避免造成環境污染,他認為,這些未落實應該就是中研院
此次爆發感染的問題癥結。
針對被實驗動物咬通報方面,杜鴻運表示,一般若被實驗動物咬到,會先通報實驗室負責
人,再報至環安衛室主管、動物中心主管,評估病原體種類及感染風險,進一步看看是否
上報院的層級;像是新冠病毒就要上報到院的層級。
在操作實驗動物方面,杜鴻運指出,以新冠病毒動物模式來說,目前以倉鼠為主,通常會
養在特有鼠籠中,籠子有專屬空氣過濾,做實驗時,待放到生物安全櫃才可移出倉鼠,整
個過程空氣往外抽、類似負壓環境,避免污染環境,強調具感染性物體一定要在生物安全
櫃中打開。
杜鴻運指出,若有儀器太大、搬不進生物安全櫃等情況,通常要證明安全性,並經專業人
士組成的委員會審核通過,才可有條件開放在櫃外操作。例如曾有一台做肺結核感染機器
,沒辦法放入生物安全櫃,但其本身是一個密閉盒並內設清消,經委員會審查通過且完成
模擬試作,確定不會污染環境,進而在櫃外實作。
在個人防護裝備穿卸、人員操作訓練及監控方面,杜鴻運分享,進去實驗室一定先在準備
室著裝,國衛院是全身包裹式服裝,再搭配鞋套將實驗衣褲管與鞋子包起來,手套有兩層
,一組兩人互相協助與監督穿著流程是否正確,無誤就進到操作區。
杜鴻運指出,P3實驗室人員要上一定時數課程,國衛院通常讓人員在第一週好好上完,接
下2、3週由資深人員帶領執行,並持續觀察達到3個月確定可獨當一面為止,但後續整個
作業過程仍要一組2人。
杜鴻運說明,中研院案讓3個人操作不同病毒株,其實一般比較不建議,除非都是資深老
手,強調通常一組實驗會有2人,其中1人類似助理角色,萬一有緊急事情可協助,並檢視
操作流程有無錯誤,不是各做各的,但要做新冠病毒的實驗太多,排得滿滿的,可能人力
較吃緊。
操作過程的手部衛生也是重點,杜鴻運提到,當手離開生物安全櫃的任何一個時間點,手
套必須消毒,或是將外層手套丟棄,因此理論上,實驗室就不應該有污染物,顯然中研院
案操作有疏失,可能資深人員少一個監督的動作。
杜鴻運也提到,實驗結束後,同組2人必須互相消毒、噴灑,因為身體可能不小心受到污
染,接著經全身消毒區後,再依序將隔離衣、手套、口罩脫掉,即使進入乾淨區,也要再
次洗手,總之,設越多的關卡,防堵污染的可能,就能讓風險產生機會降低。
5.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
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3767561
6.備註:
※ 一個人一天只能張貼一則新聞(以天為單位),被刪或自刪也算額度內,超貼者水桶,請注意
※ 備註請勿張貼三日內新聞(包含連結、標題等)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