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維也納博物館重新展出人體器官 引起道德

作者: amy93 (silence)   2021-12-13 00:30:51
中央社
(中央社維也納12日綜合外電報導)
維也納博物館重新展出人體器官 引起道德爭議
維也納自然歷史博物館近期重新推出人體器官展覽,展品包括腫大肝臟、畸形骨骼、嬰兒遺體等。如何不跨越現代道德紅線且不失格調地展出人體遺骸,也讓策展人傷透腦筋。
維也納自然歷史博物館(Natural History Museum)這項收藏包括約5萬個人體部位,
構思時間可追溯至1796年,最初的目的則是訓練醫科學生。
前來參觀的遊客可以看見病毒如何破壞身體,或是血管燒傷的狀態,還能一窺人體器官、
頭骨和各個身體部位的樣貌。在部分國家,這類標本僅對研究人員開放。
這項展覽於9月重新開放。這些全世界規模最大、可公開展覽的病理解剖學收藏品中,
只有一部分在經過翻新的博物館展出。
如今,這類令人毛骨悚然的展覽勢將引發公共利益是否凌駕道德考量的問題,比如人類
尊嚴、權力和剝削,以及逝者是否同意向所有人展示等等。
對此,策展人溫特(Eduard Winter)表示:「我們會盡可能提供(展品)相關說明,
以避免有人抱著窺視癖的負面心態來參觀。」展場內也禁止拍照攝影。
溫特指出,他希望當參觀者看到「一個30公斤的肝臟…就會意識到酒精對人體的傷害有
多嚴重」。
支持這類展覽的人認為,疾病和健康科學研究具有教育意義,這也意味公開展出符合公共
利益。
展覽負責人沃蘭(Katrin Vohland)也說:「每個人都總有一天會生病。有些人來看展
是因為他們有健康問題,其他人則是想了解科學如何進步。」
事實上,自16世紀晚期埃及木乃伊首度公開展覽以來,人體遺骸一直是歐洲此類展覽的
重要組成部分。
但據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CNRS)研究主任兼文物相關財產法專家柯納(Marie Cornu)
表示,在2000年代初,人們對這個問題產生了「新的認識」。
爭論起因源自南非要求歸還科伊桑族(Khoisan)女性巴特曼(Saartjie Baartman)的
遺體。巴特曼生於18世紀,19世紀初因身材特徵而被當作怪物,帶到歐洲巡迴展覽,被迫
在眾人面前赤身裸體,受盡恥辱,年僅25歲就因病去世,死後部分器官還被製成標本在巴
黎人類博物館(Museum of Mankind)展出。直到2002年,她的遺體才被送回南非安葬。
為推動相關討論,總部設在巴黎的國際博物館理事會(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Museu
ms)規定,「只有在可獲妥善安置且受到尊重的情況下,才能取得人類遺骸,」
此外也必須尊重逝者出身地的「利益和信仰」。
(譯者:施施/核稿:林治平)
https://www.cna.com.tw/news/aopl/202112120212.aspx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