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黃家江夏古厝 傳統閩式建築呈現林園早期

作者: goldenhill (我的人權時代)   2021-12-10 22:35:15
1.媒體來源:新唐人亞太台
2.記者署名:葉子棻 李涓榕
3.完整新聞標題:黃家江夏古厝 傳統閩式建築呈現林園早期風華
4.完整新聞內文:
更新時間:2021-12-10 22:30:09
(網址內含新聞影片)
【新唐人亞太台 2021 年 12 月 10 日訊】歡迎回來。高雄林園區港埔里,有一
座編列為三級古蹟的江夏黃氏古厝,至今已有180多年的歷史,傳統的燕尾造型及咕咾
石的建築結構和環繞式的聚落,述說著林園早期的發展歷史及脈絡,透過鏡頭一塊探
尋百年古厝風華。
傳統閩式燕尾式建築加上磚雕的牆面及泥作裝飾的圖案,由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協
助出資修護的林園港埔里江夏黃氏古厝,古色樸實的矗立在聚落大廣場上,靜謐的展現
了它的歷史與風華。
手機攝影師 宋永泰:「這個這棟閩式建築,就是在西元1834年建的,然後距今也
187年了,這棟建築的主要特色就是那個燕尾式建築,它在林園代表的意義,是非常深
遠的,因為這邊算是一個聚落,號稱有萬人。?
當地居民 黃陳好:「我們這邊就是有這種古蹟,人要來參觀就讓他參觀。?
據當地居民表示,早年建築時因鄰近海邊,所以就地取材用咾咕石及泥磚來做房
子的牆體構造,鄰近聚落的屋舍有些因為年代久遠損壞已改建,而有些仍循古早結構來
維修,其實維護並不容易。
建築水泥師傅 許建華:「它(古厝)的土質比較鬆軟,然後你要踩上去的話,整個
強力就會倒下去,然後我們要靠我們的鐵去把它支撐,這樣比較不容易倒下來。?
因為江夏古厝是一座規模龐大的家族聚落,目前仍保有原聚落空間型態,共有五
進十二護龍,每一進古厝都頗具地方特色,也述說早期林園的發展。
手機攝影師 宋永泰:「這邊也是林園的發展源頭,那我們前面這邊的港埔,港埔
港這邊是有漁船出入,他會載來很多的一些像糧草,從這邊直接進貨進來,你看這個
廣場這麼大,就可以了解說當時林園在台灣是一個舉足輕重的地位。?
古樸雅致的古厝,不論從哪個角度或是建築上的細節,都可看見傳統建築工藝與
聚落文化上的價值,也讓後代的人們能了解百年來林園發展的歷史文化。
新唐人亞太電視 葉子棻 李涓榕 台灣高雄採訪報導
5.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https://tinyurl.com/2p9h65rv
6.備註: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