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中國新核原料開採研究,海水取鈾量提高 2

作者: opemhood (大漢堡)   2021-12-09 21:13:28
1.媒體來源:
科技新報
2.記者署名:
December 1, 2021
by DAISY CHUANG
3.完整新聞標題:
中國新核原料開採研究,海水取鈾量提高 20 倍
4.完整新聞內文:
https://i.imgur.com/7ozZ6T7.jpg
全球目前有 550 萬噸鈾庫存,另有 3,500 萬噸鈾尚待開採,其中澳洲是世界上已知鈾礦
藏最高的地方,比率達 31%,不過鈾礦並非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於是科學家瞄準鈾濃度低
、但蘊藏量巨大「海洋鈾礦」。
海洋鈾礦蘊含量約 45 億噸,是陸地礦量的 500 倍,但從海水取鈾的成本終究還是比露
天開採、地下開採等傳統方式還貴。2018 年美國太平洋西北國家實驗室(PNNL)與超臨
界技術協會(LCW)曾透過便宜且可重複使用的丙烯酸纖維(acrylic fiber),成功從普
通海水裡提取出 5 公克的鈾粉(黃餅),但海水的鈾含量為十億分之三,很難降低整體
成本。
中國科學院現在則改用新的聚合物薄膜,薄膜上有著許多直徑僅 300~500 奈米的小通道
與分支,主要是模仿哺乳動物的微血管。團隊將材料浸泡在醯胺肟(音同希安沃,amidox
ime)中,能有效與鈾離子結合,團隊也透過 X 射線光電子能譜學發現,新材料的鈾吸收
量是過去的 20 倍。
除此之外,已經成功吸附鈾的材料能藉由鹽酸清洗,提取出 98% 鈾,並可以多次重復使
用,有效降低成本與使用期限。
太平洋西北國家實驗室 Reid Peterson 表示,當我們談及海中取鈾技術,最大的挑戰在
於鈾在海洋的濃度較低,難提升經濟效益,但新研究又帶來另一個機會,有望改善經濟效
益;且地球 70.1% 為海洋,積少成多聚沙成塔,海洋中鈾元素總量是陸地的 500 倍,40
億公噸的鈾已足夠人們開發 1GW 核分裂技術 1,000 年。
5.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
https://technews.tw/2021/12/01/oceans-uranium-nuclear-cas/
6.備註:
海水提煉出來的天然鈾
全世界需求增大,台灣不用核能要改用天然氣
那以後缺電乾脆就建設一條從中國大陸到台灣的輸電網
也算是一種非核家園吧
抗中保台讚讚讚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