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吃完狂拉油!自助餐「鱈魚vs.油魚」8差異 網驚喊:價格差

作者: CREA (黒髪ロング最高!)   2021-12-03 20:26:13
ETtoday新聞雲> ETtoday健康雲
2021年12月03日 20:12
記者李佳蓉/綜合報導
吃完狂拉油!自助餐「鱈魚vs.油魚」8差異 網驚喊:價格差太多
  鐵板燒、自助餐店常可見鱈魚品項,細膩口感深受許多消費者喜愛!但你吃
下肚的真的是鱈魚嗎?營養師高敏敏透露,曾有網友點了「鱈魚」結果隔天狂放
油屁、甚至拉了一層油,才驚覺自己吃下肚的是「油魚」,兩者從價格、營養價
值大不相同。有網友看完秒愣:「價格也差太多了」。
  美女營養師高敏敏近日在粉專分享「鱈魚(圓鱈)vs.油魚」營養價值大PK,
從價格1公斤相差800元就可見兩者差異,也難怪許多店家會選用成本相對便宜的
油魚充當鱈魚。雖然油魚的蛋白質、維他命A及不飽和脂肪酸DHA/EPA優於鱈魚,
但爆表的脂肪及膽固醇也是鱈魚的數倍。
  高敏敏解釋,此處指的是「圓鱈」,顏色較雪白、鱗片較小、體型較大、皮
肥厚且肉質緊密光滑;反觀油魚顏色則較呈現黃白色、鱗片較大、體型較小,皮
細薄肉質鬆散。她進一步指出,油魚中含有「蠟酯」成分,一旦吃多了人體無法
吸收,可能引發腹瀉、腹痛,甚至狂放油屁、解油便等症狀。
https://cdn2.ettoday.net/images/6038/6038043.jpg
▲營養師一張圖帶你看懂鱈魚與油魚的差異。(圖/營養師高敏敏授權提供)
  高敏敏說,目前多國已禁止販售油魚,雖然台灣沒有禁止,但若業者「以油
魚冒充鱈魚」販售將會被開罰。而購買鱈魚時,她也建議可藉由魚皮、肉色及價
格分辨,圓鱈的魚皮為黑色網狀,表面紋路不會明顯凸起,肉色為透明感的雪白
色;而油魚皮則為灰色,會有白色凸起紋路,肉色為黃白色。至於價格,圓鱈相
較油魚高出許多。
  高敏敏也分析,真正的鱈魚應為「鱈形目鱈魚科鱈魚屬」的魚種,在此歸類
下僅有大西洋鱈魚、太平洋鱈魚與格陵蘭鱈魚3種,就連圓鱈與扁鱈都不屬於鱈
魚。台灣最常見的鱈魚「扁鱈」屬於比目魚的一種,價格較便宜,會以斜刀切片
販售;圓鱈價格則更昂貴,許多餐廳會用它來料理,但也並非真的鱈魚品種。
  依照目前法規而言,只要非「鱈形目」之魚種,必須同時標示俗名與真實名
稱。高敏敏呼籲,除了單看外型、價格外,也別忘了檢視食品成分標示,「看是
不是真的鱈魚」。
  不少網友看完後驚喊:「豆酥鱈魚都變成豆酥油魚」、「價格也差太多了
」、「熱量差很多啊」;甚至有受害者自爆,「自助餐都是油魚+1,我上次還
拉油」、「有些自助餐油魚吃完拉肚子,還會有油」。
https://health.ettoday.net/news/2137242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