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每次上新聞都被罵 地產大亨:

作者: aaaba (小強)   2021-11-26 16:41:33
每次上新聞都被罵 地產大亨:2年後你會贊同我的論點
蘋果 記者王鈞生
https://tw.appledaily.com/property/20211124/AFE7P7P7QVEHHIV3DBH7HPDOWA
不管什麼場合,總是「暢所欲言」、「無話不談」的林正雄,不僅是富旺國際開發董事長
,也是中華民國不動產聯盟總會理事長,過去時不時一語驚人,成為房市輿論焦點人物、
甚至酸民攻擊目標,而他究竟在想什麼?集膽識與30年經驗於一身的林正雄笑說:「學經
歷完整,單純愛分享、替產業民眾發聲」,歡迎大家檢視,這兩年應該都是贊同的,可受
公評。
中午時分的精明一街,陽光灑在大街上,記者來到富旺國際開發董事長室,映入眼簾的是
人物「毛澤東」雕塑收藏作品,連20多年前創業的「昌運機構」字樣都還掛在上面,「董
事長念舊,一直放到現在」,一旁員工向記者表示。
穿過如藝廊般的辦公室通道,林正雄神采奕奕的走出招呼著,「等我套上個正式西裝再錄
影」,採訪多年印象就是毫無架子。他一坐下來就用最拿手的普洱茶招待,熟練的泡茶、
沏茶,經過來回沖泡,口感有了不同層次變化。對於房地產趨勢了然於胸的林正雄,第一
句話就是「房地產近年不好經營!」
林正雄用手劃圓比給記者看,工資、原物料漲太兇,過去一年已經漲25%了,這次肺炎疫
情之下,通膨的現象非常明顯,加上不動產稅制成本,這兩年就上漲45%。
林正雄近年不僅在台中推案,去年還將觸角跨到桃園、新竹、苗栗、雲林、高雄等,幾乎
遍地開花,也是台中建商罕見邁向全國的例子,而且還有「廠辦開發王」的稱號,明年後
則有飯店計劃,領域非常多元,他自嘲笑說「這是學經歷完整!」
林正雄少看鄉民回應 「但兩年後你會贊同我的論點」
善於掌握房地產趨勢的林正雄,對於30年不動產變化總是有一套自己的邏輯,也屢屢成為
鄉民討論對象,每次政府打房政策一實施,他總是第一個跳出來反對,在鄉民眼裡,他是
「多頭急先鋒」,不少人也認為他是「既得利益者」……好壞各參,不過對此他坦然一笑
置之,直言「自己很少看網路的回應,不過如果是人身攻擊,自己當然也會受傷!」
他說,房地產是複雜的經濟學,牽扯到國家政策及經濟脈動,大家本來就會有立場不一樣
的時候,只要有建設性的討論,都很歡迎。「但我自認出來講話是為了大眾、為了產業,
如果是單純要『賣房子』,根本不需要這樣出來坦」。「很多買方沒辦法發聲,我替大家
講講話,稅制就是不利麻。我總不能只替同業發聲,你看看兩年後,都會對我言論感到贊
同。」
《蘋果新聞網》記者也整理這一兩年網路鄉民對林正雄「建商們」的最多回應看法,他也
有話要說。
建商一年賺3到4% 說貪婪太過分
林正雄說,建設公司有八十幾家上市櫃公司,都是一套帳,買地到蓋房子才10至20%,開
發週期三至五年,換算下來,每一年平均只賺3%,但我講這樣很多人認為不認同,以為
是屁話,但翻開財報就是這樣。
他說,要買房的人可以去了解建商結構,是高度資金低利產業,很多人會說一年賺三%幹
嘛做?因為不動產建築業動輒10億元、20億元以上,金額非常大、淨利率非常低,像這波
物價上漲,大幅壓縮利潤,說誇張一點,很多老闆都是暗夜裡哭泣。
建商怕打房 交易稅?持有稅?
林正雄直言:「我身為理事長必須要替同業發聲」,「如果是政治不正確可以受公評」,
我主張輕稅簡政,因為所有稅賦最後都是民眾埋單。
以持有稅為例,我房子賣掉就是大眾的房子,換句話說,我也是替多數民眾發聲,因為民
眾沒有聯盟阿,我是公會組織,這些政策對建商打擊都還好,但對年輕人及民眾是不利的
阿。你看看縣市政府首長主張加稅的,很多都落選欸,代表民意主流就是這樣。
而且有些地方持有稅已經慢慢調整,但今年的狀況大家都看得到,基本上,我認為只要沒
有黑天鵝事件,基本上不動產有很多支撐價格因素,現在的原物料價格只是初升段,不管
是電纜、鋼筋、塑膠管等未來還有一波漲幅,這些不動產的走勢,單純分享,聽得進去早
就買房子。
逼人做房奴? 但無殼蝸牛最後幾乎都跑去買房子
我主張應該調漲薪資,不應該買房去做房奴,但社會結構裡頭至少8成有自有房屋,不用
去辯論這些,因為大多數人對房屋有「信仰」,並不是批評這少數無房族,但對於持有不
動產這回事,一直抗議沒有用,早期忠孝東路睡帝寶,現在多少人買房,到現在還有幾個
抗議?
話說回來,我認為,台灣購買不動產要有信仰,「只要你信仰現在價格,你信仰經濟成長
通膨都是成長的,你信仰低利率持續,你信仰外面的錢都匯回來,股票還是會創新高,當
你信仰這些的時候,房價就會成長」。然後你再比較租金報酬跟銀行利息,前者住宅平均
大概3%、後者頂多約2%,馬上就有收益了嘛,當然是租不如買。
投資客搞垮台灣?
目前房市資訊很友善,整體市場變得更建康,合約書很複雜,現在又有實價登錄,所以這
樣的購屋環境,對台灣買房很健康,現在成屋還要閉鎖五年,我的觀察是投機炒作比例很
小,幾乎沒有。
但以建設公司立場要把房子給民眾,我們也不喜歡一直轉手合約,但我認為,以這波百分
之八十都是自用,不管這波自用的買方,最大贏家還是買方。
建商跟政府一搭一唱拉高房價?
我是以民間力量大聲疾呼,千百個不願意稅率調升,但一般建設公司只能接受不合理現象
,不過現實是,建商到最後接受的成本終端還是「漲價」,我們自然會擔心消費者能不能
接受,經營風險也變高,這是兩難。
但雖然每次我們都大聲疾呼,期待政府做到卻很難,且反對永遠都是反對,不可能討好每
個人,所以,當然要用更激烈方式來表達,盡量取得平衡點,這是我應該做的事。
備註:
不要被左膠洗腦了!
地產大亨現身說法:「投資客投機炒作比例很小,我幾乎敢這樣子講。」
而且建商一年淨利只有毛三到四,跟電子代工廠一樣血汗。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