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卦]在達爾文前,還有何人曾提出演化概念嗎?

作者: jfsu (水精靈)   2021-11-19 22:35:59
※ 引述《laidos (道士)》之銘言:
: 演化論感覺是科學史上一個很重要的理論,雖然還不是確定成真理,但現在已經被大多數
: 人、包含教科書給承認了!
: 那提出者達爾文堪稱天才,僅以他一人畢生到處查訪觀察,就提出這樣驚人見解,想問大
: 家,他提出前有曾和任何人討論嗎?
: 還是說某位前人有給他這樣提示或是啟發,不然會提出這樣理論真是不凡。
: 再者當時宗教教派勢力還很大,雖然比伽利略哥白尼時候小了,但講一個跟聖經不同理論
: 還是會被攻擊到死,達爾文抗壓性不差吧?
: 我是唸理工,但對生物不熟,達爾文在生物上的成就堪比物理上的誰?有物理學家界牛頓
: 或愛因斯坦那麼高嗎?或者有馬克士威或像波爾或海森堡那樣的高度?
: 有卦嗎?
他的成就到底有多高?大概三四層樓那麼高吧…。(歪頭燦笑www
嘛,不過,倒是沒聽說堪比某某科學家,或是說他長得像折木奉太郎
回到你的問題。在他之前,就有人提出相關的演化思想,著名的有布豐(Georges-Louis
Leclerc, Comte de Buffon)、拉馬克(Georges-Louis Leclerc, Comte de Buffon)
與華萊士等人。
拉馬克算是第一位提出演化思想的人(目前被稱為「拉馬克主義」(Lamarckism),
提出了「用進廢退」(use and disuse)與「獲得性遺傳」(Inheritance of acquired
traits)兩個法則:認為這不僅是生物產生變異的原因,也是適應環境的過程。
他還為此還出了本書《動物學哲學》(呀列~呀列~真是愛找麻煩呢!),立刻
遭到來自同業、宗教團體的霸凌;甚至當他把書拿給拿破崙時,當場被嘲笑。直到他
去世,家中還擺著800多本這本賣不掉的書。
底下再來談一下華萊士。
阿爾弗雷德‧羅素‧華勒斯(又譯為華萊士)(Wallace, Alfred Russel, 1823.1.8~
1913.11.7),英國博物學家。
同樣是出生於英國的他,年紀只比達爾文小14歲。華萊士家境貧苦,相較之下,達爾文
可說是個富二代(當然啦,他比一些最近上新聞的負二代好太多)。中學畢業之後,他
只能跟著做土地測量員的大哥一起工作。就跟google街景車一樣,他隨著大哥上山下海
到處跑,逐漸喜歡起大自然。他並沒有讀大學,而是存錢買書,自學植物學而成為一位
博物學家。
二十歲時,他在萊斯特大學任教,教授繪圖、地圖製作和測量。這段教學期間,他大多
宅在學校的圖書館裡,閱讀自然科學書籍;也是在這個時候,他閱讀了一篇馬爾薩斯
(Thomas Robert Malthus) 的人口原理的論文,同時也採集並製作了不少的昆蟲標本,
並認識了昆蟲學家貝茲(Henry Bates)
1848年,華萊士與貝茲結伴前往南美亞馬遜河和內格羅河流域進行科學研究考察。
在為時4年的科考期間,他們沿途販售收集來的動物與昆蟲標本,來作為這次旅行的
費用。
1852 年,華萊士乘坐從南美啟航的輪船前往英國。這天,當他在大西洋上享受海景時,
突然輪船的鍋爐爆炸起火。幾次搶救無效後,眼看逐漸下沉的船身,船長不得不下令
棄船。就在船員協助旅客上到救生艇時,華萊士卻緊緊抱著他的行李,這裡頭裝滿他
辛苦採集的標本、筆記、書本….這些東西對他而言,重要性不言可喻。
貝茲:「You jump, I jump!」
華萊士:「No!You jump, I look!」
船員一看,哪來不要命的人,竟然把行李看得比性命還重要。眼看情況越來越危及,
船員試著拉開華萊士與他的行李,但華萊士卻死命地抱著,說甚麼不肯讓船員碰。
「請支援輸贏。」
         「請支援輸贏。」
一位船員扯著喉嚨大喊道。
語畢,水手長怒氣沖沖地跑了過來,強行拆散他與行李,並把他扔上了救生艇。華萊士
只能眼睜睜地看著他的行李與船共存亡,直到海平面再次平靜……
這些辛苦收集的資料,頃刻間消失殆盡,雖然遭遇這樣的打擊,華萊士並沒有
「退出江湖、自暴自棄、偷搶拐騙。」
1854年,他再度啟程,前往馬來群島進行第二次的科學考察。他這一晃就是8年。他觀察
火山、淺海與島嶼形成的原因,並廣泛地搜集物種和研究採集到的標本,思索彼此之間
的關係。他日以繼夜地在島上奔走,搜集了約十二萬件標本,包含昆蟲8萬種(其中1萬種
是從未有記錄的新種),哺乳類、鳥類、爬行類…等4萬多種。
1858年,他在環境惡劣的德納地島考察時,因過度勞累,染上了瘧疾。在病床上的他
想起馬爾薩斯的人口論,悟到了「適者生存,不適著淘汰」的「自然選擇」(Natural
selection,又稱「天擇」理論。當時,他知道達爾文對這個問題有興趣,即刻
寫了一篇論文寄給達爾文。
達爾文收到之後,一時呆住了。華萊士就像是看過他的手稿,作成一篇摘要似的。差別
在於對方只花了兩天就將四年的心得整理歸納為論文,而自己還在慢慢磨…。達爾文
立刻提筆回信給華萊士,肯定他這篇論文的意義,並告訴他自己也正在進行完全相同的
研究。
經達爾文之友胡克(Joseph Hooker)及萊爾(Charles Lyell)安排,於1858年7月1日
星期四晚上,另請別人在林奈學會中宣讀華萊士及達爾文的論文,「天擇理論」,解釋
生物演化。
1859年11月24日,達爾文把二十年以來的資料整理成《物種起源》(又譯為「物種原始」)
(On the Origin of Species by Means of Natural Selection, or the Preservation
of Favoured Races in the Struggle for Life),完整書名為《依據自然選擇或在
生存競爭中適者存活討論物種起源》,在倫敦公開出版,書中解釋了自然界多樣性是起
源於共同祖先的演化。它向生物的神創說等觀點發起了挑戰;生物不是上帝創造而是
生物與自然界適應和選擇的結果。
從表面上來看,華萊士的表現,算的上是西洋版的孔融讓梨(???);另一方面,達爾文
認同後進的成就,這樣一個態度也實屬可取;然而,他是在六月寄信給華萊士,但七月
就在林奈學會上發表,在那個鴿子封包的時代,短短兩周的時間是不可能取的華萊士
同意,(達爾文:我就是要你吞下去!)。實際上,華萊士是三個月後才得知這個發表會
的消息。(我也是看報紙才知道的…)
不管在學術界還是業界,各位鄉民應該都知道,只有第一才被人記住,沒人會注意到
老二。也就是如此,要是華萊士搶先出版的話,那身為後出版的達爾文,根本無法獲得
任何名聲。
最終,達爾文這步巧妙的先手讓他留名青史,而華萊士只能在PTT上被問卦。華萊士
曾說;在自然界中發現了真理才是最重要的事,的確,這也是真正的科學家一生所追求
的事。不管如何,沒有華萊士,達爾文不可能完成經典的巨著,很可能只是展開固有結界
(整天關在房裡不出門)、家中堆滿物品的宅宅而已。
回到正題,1869年,華萊士出版了《馬來群島》一書;這本書為他贏得的掌聲不亞於
演化論。之後他持續發表支持演化論的著作,甚至還寫了一本專書達爾文主義來宣揚
演化的思想。1893年,他獲選為英國皇家學會會員。1913年,90歲的華萊士閉上雙眼。
這位被稱為演化論的騎士,他與達爾文聯手把生物自神學中解放出來,以科學為基礎
建立起生物學,推動了整個自然科學的發展,對社會也有相當深遠的影響。。
摘錄&參考書目:
0.《奇怪的生物知識增加了》
1.《科學發展》2009年12月,444期,46 ~ 51頁
2.《科學五千年(六)
3.《科學發明演義(數理化通俗演義)(下)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