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盪鞦韆3分鐘換人 1百位小孩曝心聲

作者: robbintw (robbin)   2021-10-17 21:51:02
身為家長而且尊重孩子自主的我,認為這裡面孩子沒問題,共學團也沒有問題,政府也沒問
題,有問題的是新聞怎麼寫。
如果這是一篇教育分享文,內容就不是這樣的用詞,挑出來的文句也不是這樣串接。但如果
目的是想要挑起紛爭,這也是一篇好文。
分析如下:
※ 引述《a0913 (沒救的貓奴)》之銘言
: 盪鞦韆3分鐘換人 1百位小孩曝心聲
: https://tw.news.yahoo.com/%E7%9B%AA%E9%9E%A6%E9%9F%863%E5%88%86%E9%90%98%E6%8F
: %9B%E4%BA%BA-1%E7%99%BE%E4%BD%8D%E5%B0%8F%E5%AD%A9%E6%9B%9D%E5%BF%83%E8%81%B2-
: 060019658.html
: 縮 https://bit.ly/3BOY7Nb
: 三立新聞網 2021年10月17日 週日 下午2:00
: 生活中心/黃韻璇報導
: 台北市府工務局公園處日前宣布,要在北市的幾個公園試辦「盪鞦韆計時3分鐘」,規定
: 引發各界熱議,「台灣親子共學教育促進會」就訪問到100位小朋友的真實心聲,
我相信共學團描述政策時,會跟孩子解釋或引導孩子思考背後的原因,至少會引述政府用意
,這是教導孩子尊重與聆聽之後才是自我表達。
許多小
: 朋友忍不住直白吐槽
共學團會教導小孩子“忍不住直白吐槽”這件事,我是不可能相信的,在教導孩子表達的正
當性的同時,禮貌選擇用詞也是他們會很重視的點,不要說用詞,我認為共學團對於發言的
態度心態也是相當關心的。
「就問他可以換我玩了嗎,不就好了,幹嘛要計時器」。
這句話有“直白吐槽”嗎?我認為沒有,“直白吐槽”是大人帶入的文字,小孩只是表達。
而這個問題,接下來家長通常會接著問:如果他不願意回答,或不願意下來,我們該怎麼辦
?這樣才是教育的文章,共學團的家長,不會拿一個簡單的回答來滿足自己心裡的預設值,
這才是共學團培養孩子有思辨能力的目標
: _市日前宣布自10/9起選定大安森林、青年、南港、前港、碧湖公園、花博公園美術園
: 區等6個公園遊戲場,在假日遊戲場人多的時間試辦為期2周的友善限時分享方案,輔導小
: 朋友排隊並按壓計時器3分鐘提醒。
: 「台灣親子共學教育促進會」16日就在臉書PO出訪問到100位小朋友,這些「第一線使用
: 者」的看法,小朋友們的看法都非常成熟,紛紛否認這個規定,人為應該要讓他們自己溝
小朋友成熟->“紛紛否定這個規定”這個用詞已經將成熟就會否定,默默帶入讀者心裡,不
過這是寫作技巧不討論,重點是否定規定也不是共學團的宗旨,他們不會希望培養反社會人
格的小孩,而是有思辨能力的小孩,這種事情是一個很好討論集思的問題,可以很多元多方
的探討,以下還有例子
: 通,甚至認為如此強硬的規定無法學會「分享」。
這裡就可以跟孩子探討,分享可以用溝通來達成嗎?分享重要嗎?人一定要分享嗎?溝通有
哪些方法?政策也算是溝通嗎?
我這個外行家長都能想到這麼多問題來跟孩子分享討論,何況共學團能提供的資源教材一定
是更豐富。
: 這100位小朋友從4歲至12歲不等,小朋友們表示「(4歲)我會去問他,可以借我玩了嗎
: 」、「(9歲)用計時器這樣強硬的手法,只是在教『服從』,不會學到『分享』」、
這裡也可以問孩子,會有人是從規定才學到分享嗎?你覺得是或不是的原因是什麼?如果大
家都會分享,是不是就不用規定很多事情,財產也要分享嗎?什麼可以分享?什麼不能分享


: (8歲)他們應該是去蓋多一點鞦韆」
這真是好建議,不過政府需要找更多土地跟經費來完成這件事,或許我們可以寫信給政府試
試看。
、「(6歲)如果等太久,就去問他還要盪多久」、
: 「(9歲)為什麼不是用協調的?要玩的可以說或者問問對方還要多久」
對,你覺得用協調的就可以,我也這樣覺得,那為什麼政府還要試辦這個規定,你有想到什
麼可能性嗎?
、「(10歲)這
: 是誰想出來的方法啊,怎麼那麼爛啊」
如果我們不用“爛”來討論這件事,會不會比較不那麼生氣?
、「(9歲)政府真的很無聊,人又不是不會溝通
我也覺得政府很無聊,人的確也會溝通,那為什麼我們還需要政府?
: 」、「(7歲)我不喜歡,分享是自己想做的,不是被規定的 」。
分享除了自己想做,被規定的分享算不算分享?人有需要被規定分享嗎?
曾經我也查過共學團,真的還不錯,但是因為時間跟費用沒辦法參加,孩子本來就有無限可
能,大人要做的是陪伴與引導,但最好不要利用孩子來達成什麼目的,這樣不太好。
: ============================
: 這篇不是記者自己幻想出來的 來自
: 台灣親子共學教育促進會
: 全名為社團法人台灣親子共學教育促進會,於2012年底成立。
: 該團體旨在推行親子共同探討社會議題的教育方式,也曾參與過多次社會運動。
: 創始人: 郭駿武
: 成立時間: 2012年
: 以下部分轉自臉書 現在小朋友對話這麼超齡?主詞用政府...怕
: Roro(11歲):「蛤~~我懷疑人生了!這什麼奇怪的規定?他們為什麼可以擅自幫小孩
: 做決定?」
: 邦邦(5歲):「我不喜歡規定時間!我想要玩一千萬分鐘(那你遇到前面別人也想玩一
: 千萬分鐘時怎麼辦?)就把他打下來 (你開玩笑還是認真?有別的方法嗎?)那就想辦
: 法兩個人一起盪一個盪鞦韆,或是政府蓋一千萬個盪鞦韆小孩都不用等,或蓋一個極巨化
: 的盪鞦韆所有小孩都能坐上去還能溜滑梯~~~」
: 心寶(9歲):「3分鐘太短了耶,反而會增加紛爭,小孩玩不夠不想下來,大人還要跟小
: 孩講,後面小孩在生氣,不是常這樣嗎?而且變成一個規定、限制,不是一個人自己提出
: 來,是政府提的,反而會更多壓力感,不會有分享的快樂吧。」
: 阿恩(6歲):「我很喜歡玩盪鞦韆,要盪很久才夠……是哪些公園有裝那個計時器?」
: 陳意(3歲):「我去玩盪鞦韆時會注意後面有沒有人在等,媽媽也會跟我說還有幾個人
: 在排隊,有時候排隊的小朋友也會問我說可以換人了嗎?我可以判斷決定要玩多久,這樣
: 的方法不好嗎?為什麼要叫計時器在旁邊叫小孩停下來、停下來?」
:
我先備份阿 等等說我造謠亂貼沒3歲的
: 淳(12歲):「如果有小孩一直盪鞦韆不下來,我猜原因可能有,玩不夠、想跟朋友一起
: 玩、太久沒玩、公園裡面沒有她想玩的遊具(她只想玩鞦韆)。如果鞦韆的小朋友提出還
: 想玩,可以問他想再玩多久?如果他說很想玩很久,可以跟他說後面也有人跟你一樣很想
: 玩,他們也等了很久很久,真的很想玩。」
: 咪(9歲):「用計時器這樣強硬的手法,只是在教『服從』,不會學到『分享』。」
: 弘曜(10歲):「就是鞦韆蓋不夠多,又要解決大人的困擾才會有計時器!要是我遇到,
: 我會找人少的排隊,人太多就先去玩別的。」
: 大霓(6歲):「為什麼?為什麼是三分鐘,盪鞦韆不能玩到開開心才下來嗎?」
: 禹樂(6歲):「我覺得這個計時器真的很像是在命令,政府到底是怎麼在看小孩!」
: 沅璋: (11歲) : 「那是限制人身自由?」
: 小樹B(5歲):「計時器不錯這樣大家就不會吵架了」
: 這位五歲的 講出事實? 現場會搶到吵架...?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