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卦] 行動支付在台灣為什麼不普及

作者: freeunixer (御劍客)   2021-10-10 07:18:01
※ 引述《A6 (短ID真好)》之銘言:
: ※ 引述《inse (好想退休)》之銘言:
: : 老人家不愛學手機支付 店家也不想用
: 其實齁 上次討論行動支付的時候
: 就有人提出這樣的觀點
: 所以我後來齁 去買菜的時候 特別去觀察了一下中國老人行動支付的情況齁
: 以中國的老人來說大概是一半一半
: 我特別去問幾個用行動支付的老人他們的歲數喔
: 最高年齡我問到大概是72 73歲
: 而且我問的地方 還是傳統市場
: 不是賣場
: 以中國來說是這樣 我覺得台灣只是缺乏誘因 而不是學不學的問題....
我覺得最根本的原因,是 貨幣供給 跟 貨幣使用方便性 的問題.
1.
在中國,就實務上來說,貨幣供給量是不足的,
以前我有寫過一篇文
https://disp.cc/b/163-b8n0
下面推文有個人就講,他拿一百元紙鈔要去換零錢,地鐵服務處的零錢就被他收刮完了.
你要換個零錢那麼難,那做生意擺路邊攤的怎麼辦?
台灣的小吃店家是不是也常遇到你拿一千給他找,老闆還要跑出去找隔壁的換,
在中國如果這樣搞,你出去換個零錢,回來店搞不好已經被搬光了 (~誤
微信錢包跟支付寶(嚴格來說還要算上 QQ 錢包)能起來,
都有他的人和優勢,微信、QQ 是電腦跟手機端的通訊軟體,支付寶有 淘寶 用戶,
這些服務是因為跟人的社會連結做結合,所以才有辦法擴散他的使用族群.
就像很多人說,大家一起去吃飯,分攤完每個人都用微信錢包轉給負責結帳的,
既然都在同一桌一起吃飯了,大家肯定都有連結啊,微信加一加就能轉帳了,
不然你還要開你的建行 APP 然後問到他的是中銀帳號,然後跨行轉帳給他?
因為中國的信用卡不普及,一般死老百姓能辦到的額度可能很低,
所以連結銀行帳戶的微信、QQ 錢包跟支付寶,
可以成為手機普及率接近1的國家的必備工具
從這個角度來看,台灣最有機會,好像應該是 LinePay?因為台灣幾乎人人有 Line
可是你跟同學朋友同事一起去吃飯,會大家用 linepay 轉帳給某人去負責結帳嗎?
不會嘛~
為什麼,因為你會掏錢給他,不是剛好,就是超過,然後讓他付完找給你,
萬一你沒帶錢或錢不夠,等會吃完了回宿舍或回辦公室我再給你...
台灣有超商、超市、火車站、捷運站、百貨商場的地方就有提款機,
乾拎老師的你還給掰用啥 linepay?
而且我搞不好跟你不熟,不想加你 line...
而且中國不是全部都能用手機來支付的,
因為有些很鄉下、農村的偏遠地區,手機訊號差,是不足以用來開微信錢包的,
所以中國有些鄉下地方,逢日到街上趕集那些小販,真的還只能用現金.
因此就算在中國,電子支付還是有罩門...
2.
在歐洲歐元地區,目前 1 歐元我們假定它是 33 新台幣,
歐元的最低幣值是 1 分,就是 3.3 角新台幣
歐元的幣值從小到大是
硬幣 1 分 2 分 5 分 1 角 2 角 5 角 1 元 2 元
紙幣 5 元 10 元 20 元 50 元 100 元
幹拎老師的我去買東西會有那種 x.99 元,然後找你 1 分硬幣,
然後你去店面消費 2 塊錢,你給他一張 10 元,
結果櫃台沒有 5 元,所以給你四個 2 元硬幣...
我經常都在買咖啡的時候故意拿兩個 5 角或兩個 1 元出來要跟服務員換,
有時店裡收銀櫃裡有,有時沒有,所以你褲袋裡就經常躺著一堆硬幣這樣...
這種情況你怎麼辦?
在歐洲,簡單,要嘛你用信用卡,刷完走人.反正歐洲你付現一樣內含 18~19% 消費稅,
不然你可以把那些討厭的幾毛幾角硬幣用來當小費丟在櫃檯的小費盒裡...
話說,有一次我去一家外帶的烘烤店買東西,拿了一張 10 元給店員,
那個肯定是偷渡去不到 10 年的店員看了半天最後拒收,我只好換一張 20 元給店員,
店員還拿了另一張 10 元跟我說 10 元鈔應該長那樣,
其實是因為台灣的 台新銀行 給我的 10 歐元紙鈔是 2002 年版的,
那個店員沒看過 2002 年版的 10 元鈔,只看過 2012 年以後的版本...
為什麼台新還有將近 20 年前的版本歐元,是想放著看它會不會增值還是生小歐元?
還好我那張 20 元的是 2012 年版的,他有看過,不然再來我就得拿 50 出來了...
台灣基本上,每種幣值,都有實用性,所以沒有像上面這種使用不便的問題,
如果要把現金搞得很難用,就學歐元
1 角 2 角 5 角 1 元 2 元 5 元 10 元 20 元 50 元
100 元 200 元 500 元 1000 元 2000 元 5000 元,
然後 1、3、5 元跟 100、200、500 發行量嚴重不足,
讓大家口袋裡滿滿的 1、2、5 角跟 10、20、50 元硬幣,
這樣電子支付兩年內應該就可以突破總交易量的 50% 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