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卦] 中國開發出二氧化碳合成澱粉了?

作者: koei5566 (光榮56)   2021-09-24 13:49:56
論文連結 Science:DOI:10.1126/science.abh4049
針對植物只能利用空氣中低濃度二氧化碳(0.04%)、低能量密度的太陽能(10 w/m2)、
生長周期長(3-4個月)、天然澱粉合成途徑長(大約60個步驟)、催化效率低(需要關
鍵酶RuBisco)等關鍵問題,科研人員耦合化學催化與生物催化技術,充分發揮化學催化
速度快與生物催化可合成覆雜化合物的優勢,從頭設計和構建了從二氧化碳到澱粉合成只
有11步反應的人工途徑(Artificial Starch Anabolic Pathway, ASAP),在實驗室中首次
實現了從二氧化碳到澱粉的全合成。
受天然光合作用的啟發,科研人員在太陽能分解水制綠氫的技術上,進一步開發了高效的
化學催化劑,把二氧化碳還原成甲醇等更容易溶於水的一碳化合物(也就是C1),完成了
光能——電能——化學能的轉化,該過程的能量轉化效率超過10%,遠超光合作用的能量
利用效率(2%),也為後續進一步採用生物催化合成澱粉奠定了理論基礎。
科研人員在解決了熱力學不匹配、動力學陷阱等問題後,對各模塊進行不斷地測試、組裝
與調整,最終成功創建了1.0版途徑,實現了人工澱粉的實驗室合成,該途徑包含了來自
動物、植物、微生物等31不同物種的62個生物酶催化劑。在此基礎上,科研人員採用蛋白
質工程改造手段,對1.0版途徑中的三個關鍵限速步驟進行了改造,解決了途徑中的限速
酶活性低、輔因子抑制、ATP競爭等難題,得到2.0版途徑。在2.0版途徑中,生物酶催化
劑的用量減少了近一倍,澱粉的產率提高了13倍。進一步地,與二氧化碳通過化學法還原
生成甲醇的反應偶聯,構建出包括一個化學反應單元和一個多酶反應單元的3.0版本,通
過反應時空分離優化,解決了途徑中的底物競爭、產物抑制、中間產物毒性等問題,建立
了生化級聯反應系統,澱粉的產率又提高了10倍,並可實現直鏈澱粉與支鏈澱粉的可控合
成。可以說,該人工系統將植物澱粉合成的羧化-還原-重排-聚合以及需要組織細胞間轉
運的覆雜過程簡化為還原-轉化-聚合反應過程,目前,根據數據推算,使用人工合成方法
,從太陽能到澱粉的能量效率是玉米的3.5倍,澱粉合成速率是玉米澱粉合成速率的8.5倍

按照目前的技術參數推算,在能量供給充足的條件下,立方米大小的生物反應器年產澱
粉量相當於5畝土地玉米種植的澱粉年平均產量,這一成果使澱粉生產的傳統農業種植模
式向工業車間生產模式轉變成為可能。工業車間制造澱粉一旦成功,與農業種植相比,將
有機會節省超過90%的土地和淡水資源,而且可以消除化肥和農藥對環境的負面影響,這
對提高人類糧食安全水平,促進碳中和的生物經濟發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
論文都上Science了 這些說法應該不會是唬爛的
有沒有化工高手出來說明一下
感覺這影響非常巨大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