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卦] 五倍券還是現金的學理?

作者: mystage (亭)   2021-08-15 15:20:03
關於發五倍券還是現金,我自己有整理一些學理上的推測,請大家看看合不合理?
問題分成兩個層面,
第一,發券好還是發現金好?
討論成本、乘數效果。順便帶到發與不發的古典與凱因斯之爭。
第二,收1000好,還是免費領券好。
第一層面,
發券的優勢是限時消費,
並且有個明確的行銷媒介,
所以容易衝一波慶典式的慶祝行情。
缺點是印製成本、配發成本較高。
發現金的相對優勢及劣勢就是發券反過來。
但現金的乘數效果應該會略高於消費券,
因為基本原理,限制愈少,
流動次數愈高,
現金難以限制消費對象,
所以會振興到原本就強勢的大型通路,
但長時間而言,沒限制會比有限制要更容易流動。
通膨上沒什麼差別,因為券在明年初也是兌換成現金,成為貨幣增加,存在金融市場之中,
所以通膨效果相同。
另外發現金還是發券,目的是為了「振興」,而非為了「紓困」,但卻要排除原本就強勢的
商家,希望精準振興到原本生意受影響的店家。
立意良好,但有矛盾在。因為振興券大部份會給飲食業、旅遊業及零售業中,原本業績就比
較好的商家吸收,這些店家原本就很賺錢,所以理論上利潤累積較多,是比較不急於接受紓
困的一群店家。
當然,店家的優勝劣敗,也是自然競爭的結果,我認為也是好事。但是這是經濟學古典學派
的自由競爭理論。反過來說就跟發券介入經濟的凱因斯學派格格不入。
如果你認同市場競爭,淘汰沒有競爭力的商家,那麼振興就是不需要的,因為這是干預競爭
市場,終究是造成反效果。
第二層面,消費券要不要收1000元。
基本上參與感促進消費的立論並無根據,並沒有說花1000元去換就比較願意消費。大家可以
想,你想用0換4000、1000換5000、2000換6000哪一種?
拿錢出來換,墊高的消費金額其實是微乎其微,因為發的金額並沒有超過一般人的日常消費
,所以最可能的是,多數照原本的計畫消費,也就是替代性消費。就算有提高,也是提前一
點透支未來的消費,之後就會還回去。
所以,實際在經濟學上的效益是多發的4000,而跟自己拿出來墊的金額差距不大,
要拿幾千出來,應該是其他非經濟因素。
目前我歸納出來是這樣,前幾天就想寫了,
只是一直沒時間。
歡迎板友討論,少點謾罵,多點討論,
謝謝大家。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