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卦] 英國為何不推翻英王?

作者: sdhws (sdhws)   2021-08-14 15:58:12
※ 引述《a111111 ( )》之銘言:
: 英國王室 吃香喝辣
: 佔了那麼大的土地
: 作威作福 身穿華服 喝著香檳美酒 裝模作樣
: 如果把這些土地稅金 還給人民多好
: 可以買多少營養午餐
: 可以多少土地給人民安居樂業
: 為何英國不推翻英王
有些人說一個民主國家為何還需要君主?
覺得養這些人是在浪費民脂民膏
但是即便廢除了君主,照樣也要花錢養總統
再加上花在王室的預算是可以調整的,而且除了納稅的錢以外
很大一部分的開銷來自皇室財產的收益
當然有人會說養總統是有實權的,可以為國家做事
但沒有實權的君王除了禮儀上的功能外,似乎沒有什麼用?
第一,禮儀的工作也是要有人做
第二,君主是國家的象徵且有著團結國家人民的作用
因為對這些國家而言君主制是該國固有的傳統文化,且有相當多人認同
自然就能起到相應的作用
第三,對議會制國家而言,首相任期不穩定
可能因不信任動議被推翻,較不宜當國家元首
畢竟國家元首是國家的象徵,若頻繁的換人,觀感上並不是很好
第四,虛位元首技術上來說仍保留部分權力,可於緊急狀態下使用,但平時不行使
綜合以上,即便是像奧地利或是義大利等議會共和國,照樣有沒實權的虛位總統
另外若有人仍然認為虛位元首沒用,是在浪費錢,進而認為應當廢除虛位君主
同樣的標準,養議會共和制的虛偽總統也是在浪費錢,也應當被廢除
尤其作為國家象徵,議會制立憲君主的存在感遠比議會共和的總統高多了
正如同大多的人知道英國及日本有君主,但知道德國及新加坡有總統的人就少多了
再說,即便是君主國體,也不代表要養王室,因為今日46個君主國體的國家
只有27國有自己的王室,因為有些國家認他國元首為自己的君主
像澳洲及紐西蘭的女王和英國女王是同一個人
除此之外,最有趣的案例是安道爾,其元首為兩個君主,一個是教皇指派的烏格爾主教
另一位則是由法國公民選舉產生的總統兼任,當總統換人後,王位就會移交下個總統
這種情況下,就等於別人幫忙養自家的君主了
至於梵蒂岡及作為主權實體的馬爾他騎士團的君主皆為選舉產生,而非世襲,故沒有王室
也沒有拿百姓的稅金養君王
最後,我還是有一些想法,國體的觀念本質上是虛的,且模糊的,真正重要的還是政體
例如以前課本說君主國體為元首世襲
但事實上君王可以透過選舉產生而非世襲,甚至連君主的候選人都可以不要求血統
像前面所提的安道爾其中一位君王及梵蒂岡教皇都是選舉產生,都沒有皇室血統
作為主權實體的馬爾他騎士團也是
至於任期,安道爾的其中一位君王為法國總統,故有任期限制
而馬來西亞則是任期5年,每五年就要透過選舉從9位地方君主選出最高元首
另外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國家元首頭銜叫做"總統",但仍是君主國體
至於歷史上1920~1946的匈牙利王國,是沒有國王的君主制國家
綜合以上,可以發現區分國體的標準實際上是很模糊的
而且從匈牙利王國在1920~1946的例子來看
我國若修憲將第一條改成:"中華民國基於三民主義,為民有民治民享之民主君主國。"
而其他完全依舊,我國就會成為一個名義上的君主國,正如同現在的台灣省一樣
雖然實際上不存在,但在法律上他就是如此
因此國體是一種虛無飄渺的東西,只要是百姓要的政體,國體為何其實意義不大
再舉一個例子,根據經濟學人的民主指數
民主排前10名的國家有7個是君主國,共和只佔3個
反觀倒數10名的國家清一色是共和國
若再仔細分析會發現君主國裡採民主制的比例明顯高於共和國裡採民主制的比例
而在獨裁共和國裡,名義上是共和,但實際上無異於傳統的君主專制
在民主的君主國裡,大家享有民主自由及人權
如果有的選,你會喜歡去哪種國家生活?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