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chungrew (work hard, play hard)
2021-08-12 18:23:55※ 引述《pastoris (tu es ma came)》之銘言:
: 這年齡層多半已經開始工作,早出社會的幾乎位於小管理職
: 晚婚少子化下
: 多數人還未有家累,父母的年紀也還不到需要照顧的時候
: 眼看無限被擴充的第二類,挑三撿四來插隊的55y,
: 第一批BNT也被保留給中二孩
: 工作責任免不了,稅沒少繳
: 為什麼你們還沒爆氣阿??
為什麼一定要爆氣?
為什麼一定要讓你帶風向?
25~35的人多半都受過完整的高等教育
大家都至少大學畢業
都是有讀過書的
都很有智慧,能夠理性的獨立判斷與思考
現在的年輕人都是很有想法的人
不是每個人都會被叫去搭失智列車
當然要尊重每個人的自由意志
有些人的確會不滿、會爆氣
但的確也有人即使不滿也還沒有到爆氣的程度
你要尊重每個人自身的想法
生氣的要尊重,不生氣的當然也要尊重,
而不是去質疑別人為什麼不生氣?
其次,疫苗政策有疫苗政策的整體通盤考量
按年齡打、按重症風險程度打、按接觸風險打、對國家社會運作需要程度高
都是有理由的
說大白話
就是染疫後重症率或死亡率偏高、或是對維持國家社會運作相對重要
大家自己會判斷合適或不合適
客觀上統計數字顯示高齡者染疫後重症率偏高
統計數據上顯示健康的年輕人染疫後大多數是輕症甚至是無症狀
所以
特別是多重共病的高齡病患更要注意染疫的風險
其實蠻多年輕人更擔心的是自家長輩的安危
而非自己的安危
而現在高齡長輩(65歲以上)幾乎都已經打過一劑疫苗以上
對於重症的基本防護力已經有了
那至少在自家長輩的這個部分就會比較安心
最後,老實說一般年輕上班族每天工作、上班都很累了
也不見得有心情想那麼多
好在台灣在七月份之後
由於疫苗接種率的上升和防疫新生活的落實貫徹
加上中央+地方通力合作
隔離、疫調、匡列、篩檢等等
整個疫情已經基本獲得控制
已經不像五月底的時候那麼有焦慮感和急迫感
而且現在BNT也已經多買了一千五百萬劑
據說九月之後就會慢慢到貨
政府也跟莫德納簽約加購三千六百萬劑疫苗(未來兩年)
國產高端疫苗尊重個人意願,不想打的人也可以繼續等國外疫苗
不可能強迫任何人打高端
想等BNT的人就等,總有等到的一天
疫苗已經買了,剩下的就是何時到貨的問題而已
而這個到貨時間並非操之在我
理性來看,生氣也沒用
所謂的『生氣』之火自然是燒不起來
綜上所述
筆者覺得質問『年輕人為何不生氣』並不妥當
筆者尊重生氣的人
也尊重不生氣的人
你自己可以自由選擇要怎麼想
但沒必要去質疑別人的判斷
尊重大家的獨立思考和自由意志
大家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