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卦] 郭婞淳當初反東奧正名被台派噴成狗的卦?

作者: Lekas (第七個房間)   2021-07-27 21:18:34
※ 引述《road5566 (用屁股想也知道)》之銘言:
: 在2018年時
: 郭婞淳面對公投「東奧正名」的選項
: 持反對態度
: 為的就是保護選手們的比賽權
: 以及多年勤學苦練直到站上舞台的那一刻
: 新聞一出 立馬被噴得不成人形
: 揚言要他滾去中國
: https://reurl.cc/EnvXaa
: 如今她替台灣摘下一面奧運金牌
: 比較好奇的是當初那些噴她的人和團體
: 有什麼立場去沾光祝賀呢
: 哪來的臉r 有沒有八卦
要在東奧進行正名,多數人都希望台灣能被世界看見,
卻選擇反對,是擔心現階段難以達成,反而影響我國的出賽權。
若想說服反對方,應提各種可行性方案,接著雙方進行討論與妥協,
但看到的,經常是變成中共同路人,或叫你游到對岸。
鄉民文化裡,嘲諷、羞辱、反串,
自有網路以來,皆是常有的事。
但近幾年,有股力量把這類網路文化,往公眾議題方向帶,
前期打著只需上網,就能替公眾事務盡一份心力的旗號,
確實增加許多人對公眾議題的關心,也常能帶風向,
搶佔輿論的高點,進而在許多領域有所斬獲。
然而嘲諷行為,是先把陣營分清楚,接著使勁羞辱對面陣營;
反串行為,則是某陣營的人,故意裝成敵對陣營的立場來講話;
以上行為,重視的只有『立場』,也就是『只管你站哪邊的』,
若不是同一邊就不與你對話,或者說,不用人類語言與你對話。
這種風氣逐漸形成,嚴重的負面效應也開始顯現,那就是:
遇到公眾議題,永遠只有無止盡的分邊與謾罵,沒有『討論空間』。
民主這種制度,外層是以選票多寡做為基本遊戲規則,
但核心所憑藉的,其實是『寬廣的討論空間』所帶來的活力,
有寬廣的討論空間,才能激發眾人智慧,並轉為進步的動力。
只論輸贏、贏家一獲勝就極度羞辱輸家、失去討論空間的民主,
很快就會能源枯竭,而難以解決的公眾議題,過了多年也依然在那。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