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 7/24台北市防疫記者會 東奧加油!

作者: unknown (ya)   2021-07-24 20:21:02
1.今(24)日公布北市確診數據新增7例,這7個行政區分別是士林區1案、大安區2案、萬華
區2案、信義區1案、中正區1案,其實相當的分散,所以這樣的數據沒辦法反映出是
怎麼樣的環境感染。經過調查之後,其中4位確診者在防疫期間都有聚會。像這樣的聚會
就是先前常說的廣義家戶感染,占了本市確診者相當大的比例。防疫要成功,不太可能
使用那種很強硬的手法,禁止大家聚會,但是如果大家不合作的話,的確會讓病毒
不斷地傳播、傳染他人。
https://imgur.com/sl0TP5X
https://imgur.com/ygxal0I
https://imgur.com/tG7BfPR
https://imgur.com/roy57KS
2.今天有1位北車的清潔員確診,目前已經封閉該案的工作場域,也完成清消,接下來會
開始做疫調。剩下2位確診者屬於不明感染源。要拜託大家不要群聚和聚會,會造成疫情
控制很大的困擾。關於7大醫院篩檢統計,昨(23)日做了1,155個,只抓到1例陽性,表示
雖然少,但是社區還是存在感染源。解封後最重要的還是要參考周邊社經差不多的國家
或城市,像東京、首爾、大阪、阿姆斯特丹等都是值得密切注意的,像新加坡也有發生
魚類批發市場批貨,造成200多人的感染事件。在北農、環南之後,北市已經把市場攤商、
傳統市場的工作人員列為優先的疫苗施打對象,防止疫情再擴散出去。
3.看看其他國家的經驗,在全臺疫苗覆蓋率不足30%的狀態下,如果一下子解封,很容易
又再爆發疫情。這也是為什麼北市思考再三,最後採分級、分次放寬管制,臺灣還沒
這麼快達到60%的人民施打第一劑疫苗,這60%還只是第一劑疫苗,所以短時間要達到
60~70%的覆蓋率沒有那麼容易。
4.還有一個變數,目前占臺灣多數的病毒還是屬於英國變種病毒,不是印度變種病毒,這
兩種病毒的傳染力還是差很多。目前是邊境控管較嚴的狀態,所以很多境外移入都是在
居家檢疫的14天當中被抓出來,其中感染印度變種病毒居多,目前除了臺灣之外,有80%
的感染者都是印度變種病毒,病毒虎視眈眈,所以什麼時候被突破也不知道。
5.在疫苗不足、疫苗覆蓋率不足、病毒傳染力高的3個條件下解封,對第一線的首長來講
,壓力很大。目前還是希望穩紮穩打的放開,且戰且走。所以還是回到最原始的戰略,
希望未來幾個月能用最低的成本,撐到疫苗覆蓋率提升。
6.針對7月27日起臺北市降級防疫進行說明:(詳圖卡)還是鼓勵大家,在後疫情時代,
很多習慣都要改變。目前沒有其他國家採逐步解封,所以當做一件事情卻沒有範例可
參考的時候要更小心。
https://imgur.com/syrwVe3
https://imgur.com/IM85sOx
https://imgur.com/bhoqUOf
https://imgur.com/A9IHGIV
7.除了疫情管制以外,紓困、轉型都會是北市府未來1~2個月很重要的工作。萬華區在
這波疫情實在是損失慘重,所以除了全市相同的復甦條件,再給萬華區一些特別的
優惠。從5月15日起,配合本市強制停市,包括9處萬華區公有市場、臨時攤販集中場、
地下街攤(商)及店鋪業者(詳圖卡),每攤補助2萬元。
https://imgur.com/GQmqcvr
8.確診足跡公布則由黃珊珊副市長說明:
案15613:確診過、國外打過輝瑞疫苗,出國前又確診
https://imgur.com/8UhPmPz
案15634:高雄案例上來借住15634家,連帶感染今日公布之二例
https://imgur.com/GCr8OEY
9.蔡炳坤副市長:北市接種數已經達到97萬7,608人,覆蓋率達到38%,並且有三個訊息
補充:
a.國小教職員已於上週接種完畢,而國高中教職員約有15,000人,自7/26至7/29,於花博
爭豔館開始接種疫苗。
b.警消第一線人員因為勤務關係,北市府將於7/26至7/27,造冊安排第一線警消人員於花
博爭豔館接種疫苗。
c.為了提供存在數位落差的50歲以上臺北市民,因無法於中央系統線上登記,從昨(23)日
開始可以致電區公所登記,昨日共有3,707位完成電話登記,這樣的服務也會提供至7/30
,接著將安排於12家醫院進行接種。
媒體提問:
疫情警戒降至二級,市長上周曾表示,本周就知道防疫戰爭勝敗,請問目前結果?
柯:若疫苗覆蓋率達標,其實現在就可以拿下口罩,也許每天只有零星幾個個案,打過
疫苗後當然不是完全沒感染,但是重症跟死亡會降低。我一貫策略就是以最低行政
成本撐到有疫苗可以打,當然這題可以有很多辯論,如果疫苗不足的時候,是要讓
60歲以上打兩劑,還是讓大家都平均打一劑?在公共衛生上做取捨很困難,雖然餐廳
快撐不下去,但內用仍有風險,且戰且走,小心一點。
2.有部分縣市雖然在二級警戒後,餐廳恢復內用,但又建議外帶,市長怎麼看?不少民眾
表態打算到外縣市吃飯聚餐,業者抱怨真的撐不下去,有無解套方案?
柯:現階段有治標策略,就是跟物流業者合作互惠,透過電商加上物流,趁這個機會協助
傳統市場、餐飲業者轉型,這是大家在後疫情時代要共同思考的。若大家要去其他
縣市內用也不是不行,像侏儸紀公園說的,生命會自己找到出路,有問題再修正。
3.市長昨天有提到想推動「疫苗護照」,但疫苗不夠,又不是每個人都打得到,這樣會不
會有點不公平?是否和中央討論過?另外,中央也考慮讓打完2劑疫苗並具完整防護力者
放寬入境管制,請問市長怎麼看?
柯:臺灣要跟國際接軌,要參考國際做法,歐盟已經在推疫苗護照,終究臺灣要跟上,
政府必須提早規劃。台北市做法上,例如可以考慮註記在悠遊卡。
4.針對餐廳內用,過去市長都說北北基桃是大臺北生活圈,怎麼沒有想到要和基隆、桃園
一起協調,最後他們兩市反而和雙北不同調,這樣大臺北生活圈防疫又不一樣了?
柯:這也是用科學的方式來看,新北每日通勤到臺北80萬,比起基隆每日通勤到臺北,
人數多了10倍,因此今天雙北一起決定政策是基於統計上的概念,而基隆量比較少,
或許可以當作對照組來觀察。
5.桌遊跟密室逃脫業者,陳情自己遵守防疫規定,不用拿下口罩,但卻不在開放行列,
覺得自己快撐不下去,有可能適度開放嗎?
柯:如果有這種問題,業者有主管機關(工會),可以來市政府一起討論合理的防疫計畫,
不是什麼事情都要100%絕對、或是不敢負責的主管,只要在合理的風險下,可以請
工會一起討論防疫計畫。
6.之前北市堅持補習班要開業,教職員都一定要施打疫苗,但是否因為現階段還打不到
疫苗,要比照中央規定,沒打到疫苗,可以用每周PCR檢測或是快篩來代替?
蔡:中央指引昨天出爐,沒有施打疫苗或疫苗接種未達14天,要有3日內的快篩或PCR陰性
證明,且每3-7天內要定期快篩。北市已經根據中央指引訂定更細部的規範,至於接種
疫苗的部分,教育部只要核定北市提供的名冊,北市馬上就可以提供接種疫苗的服務
7.市長昨天說還有20萬疫苗過快過期,中央說有發公文提醒過衛生局,這是中央責任還是
地方責任?是否刻意藉機批中央?
蔡:
a.這陣子在醫院的莫德納疫苗,主要是「中央專案」,以及提供給需要接種第二劑的人員
,也就是說「疫苗在醫院,帳目掛在北市身上,但北市也不能去動」。這其實是全國性
問題,市長提出的過期問題,是一個預警。
b.從中央公布的數據來看,這批在8月6日到期前的疫苗全國共有7萬多劑,北市佔了1萬多
劑,之所以比例較高的原因是中央專案在北市特別多,而北市也早就發現這個問題,
不斷提醒各家醫院,並到各醫院進行資源盤點,甚至收回部分疫苗,調撥到其他醫院,
讓疫苗在有效期限內盡快接種完畢。
c.昨天宣布北市開放18家醫院進行莫德納第二劑的接種門診,就是為了給孕婦、一到三類
人員,機組人員,北市接下來會跟中央更緊密合作,不要讓疫苗過期。
8.指揮中心表示,未來地方疫苗若有過期問題,將於到期前4天由中央收回,安排給第7類
專案對象接種,市長認為此作法如何?有議員批評,中央不釋出民眾想打的莫德納,
卻匡列一堆到專案接種中,最後放到快過期,市長怎麼看?
蔡:
a.雖然是中央管理疫苗,但地方會積極調整接種步調作法,讓疫苗發揮效用;
b.市長昨天提到剩餘20萬劑疫苗,是包括AZ與莫德納;而疫苗每天進來、每天接種,當然
每天剩餘量不一樣,所以並不是他講的剩餘數量跟市長講的數量有落差。
c.目前疫苗由中央撥到地方有三種用途,包括一、服務中央預約系統。二、服務中央專案
(給第二類跟第七類人員施打)。三、AZ跟莫德納的第二劑接種。市長常常提醒不要浪費
剩餘量,北市府會持續精進。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