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卦] 文學獎作品是否脫離世俗?

作者: ghghfftjack (慾望深厚的老衲)   2021-07-13 02:50:42
※ 引述《new1974 (風浮草)》之銘言:
: 台灣每年量產一堆文學獎作品
: 最慘的是
: 根本沒人要看!
: 文學獎作品
: 無法通俗,沒有娛樂性
: 就論文學藝術價值
: 根本也無法流傳於後世!
: 日本有不少文學獎小說
: 是能夠暢銷大賣數十萬本的
: 台灣文學獎
: 為何走到這個地步?
: 比金曲獎慘多了
: 請你說看看?
:
我以前投過林語堂文學獎入圍過決審
(有三個階段 初審 複審 決審)
只是到最後決審的時候最低獎金的佳作也沒得到
那時候我特地坐車去陽明山上聽評審對決審的感想說明
獎項只有幾個 總是要挑贏家出來 但我起碼想知道我輸在什麼地方
有什麼需要改進的
幾個評審對幾個各自有興趣的作品(有得獎跟沒得獎的)
都各自有些評論 時間不夠所以當然沒有所有人的都評論
所以我提問時間簡單詢問了下有哪些不足之處
因為時隔有點久 我有點忘了詳細內容
但大意上來說是 其中一個評審認為我的作品分類不應該分在這邊(小說)
比較接近兒童文學還是什麼云云(忘了)
但我非常疑惑 我明明寫的就是小說
而這個說法更是把前面的評審對我的認同給推翻掉了
(初審決審複審是不同批評審)
如果我的文體不符合前面評審的認定
那更早一點初審把我踢掉也沒意見 而不是到了決審的時候還拿出這種理由
儘管評審三批都是不同人
老實說 看到決審評審員名單的時候 其實我心裡就有些擔心了
那名單是比較早期打出名號的知名作家
而上一次的複審則是相對年輕點的作家
我很明白我寫的並不是那種以前聯合報文學獎的散文或小說類型
對這種傳統類型作家來說不討喜也是當然的
只是偶爾想起這件事 還是會有點耿耿於懷
提這件事倒不是要否定林語堂文學獎
不如說我覺得其實挺值得肯定的 分三次篩選 評審找不同人 還有最後的講解感想會
看的出來很用心 也許只是我運氣不好跟該屆評審不對盤就是了
對了 林語堂故居還蠻清幽的XD 如果不是疫情其實那邊還蠻好待的
文學獎其實也有不少有意思的作品 可以去他們網頁看看
而其實文學獎比較接近是一種對新人的肯認
台灣多數的文學獎不太像別國那種天才投稿橫空出世
然後出版社簽約出版
比較多是中短篇單兵作戰 新人投稿 得獎拿錢
所以才會有獎棍的問題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