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最新民調:中間選民暴增 民進黨認同者3個

作者: jodawa (jodaway)   2021-07-12 23:05:38
※ 引述《Aqqqa (Aqqqa)》之銘言:
: https://udn.com/news/story/6656/5595346?from=udn-ch1_breaknews-1-0-news
: 最新民調:中間選民暴增 民進黨認同者3個月銳減15%
: 2021-07-12 11:50 聯合報 / 記者丘采薇/台北即時報導
: 台灣民意基金會今天發布最新民調,調查台灣人政黨認同,結果發現,有8.7%非常接近民
: 進黨,19.5%還算接近民進黨,15.5%還算接近國民黨,3.4%非常接近國民黨,48.2%中性
: 選民(或獨立選民),4.8%不知道、拒答。
: 台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表示,換言之,最新民意顯示,在20歲以上台灣人中,有二
: 成八是綠營認同者,其中深綠 8.7%,淺綠約二成。同時,有一成九是藍營認同者,其中
: 3.4%深藍,約一成六淺藍。此外,有四成八中性選民。綠支持者比藍支持者多9.3個百分
: 點。
: 游盈隆也說,根據最近兩次台灣人政黨認同全國性調查的結果,2021年3月和2021年6月,
: 兩次調查結果出現極大差異,顯示過去三個月,台灣人的主要政黨認同或藍綠勢力發生巨
: 大變化。具體地說,民進黨認同者銳減 15個百分點,國民黨認同者數量不動如山,一樣
: 維持在一成九,中性選民數量暴增12個百分點。藍綠差距從三個月前的24.1個百分點,急
: 遽縮小到9.3個百分點,而中性選民 (獨立選民)規模上升到48.2個百分點,宛如新造山
: 運動一般。
: 游盈隆說,這是戲劇性的台灣人政黨認同大轉變,也可以說是台灣政黨政治地基的巨變,
: 執政的民進黨認同者三個月內流失15個百分點,等於將近300萬人,比一個台中市人口還
: 多。值得注意的是,當疫情爆發重創綠營時,藍營認同者幾乎沒有任何增減,而中性選民
: 則飆升12個百分點,到達四成八,這很可能代表一個重大「選民解組」 (Partisan
: de-alignment)的前兆。
: 游盈隆說,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這種罕見的政黨認同短期內巨變?從短期來看,單一最重
: 要因素無疑是5月疫情大爆發所引起對執政黨的強烈不滿,這可能涉及五個面向,第一,
: 疫情爆發造成空前大量確診者和死亡人數本身就是一個重要因素。第二,疫情爆發後,政
: 府隨即發布三級警戒,對人民日常生活造成全面性的影響,尤其是健康與經濟層面的嚴重
: 衝擊。第三,疫情緊急,疫苗嚴重短缺,造成人民普遍不安的心理。第四,蔡英文政府的
: 疫苗政策,力主國產疫苗只需完成「擴大二期」人體實驗解盲成功後,就會給予「緊急授
: 權使用」 (EUA),受到知識界嚴重質疑。第五,日益增多的民眾質疑蔡政府整體疫苗採購
: 資訊不透明,且疑慮日深。
: 該次調查由游盈隆負責問卷設計、報告撰寫、研究發現的判讀及相關公共政策與政治意涵
: 的解析。山水民意研究公司受台灣民意基金會委託,主要負責抽樣設計、電話訪談與統計
: 分析。訪問期間是今年6月15至19日,以全國為範圍的20歲以上成年人,抽樣方法是以全
: 國住宅電話用戶為抽樣架構,以系統抽樣加尾數兩碼隨機方式抽樣,有效樣本1072人,抽
: 樣誤差在95%信心水準下約正負2.99個百分點。
其實越來越多的中間選民是好事,
因為「政治化」或者「政治傾向」,會讓一個人的智力和判斷力更差,
也會讓整個社會的判斷力變差,也可能讓整個社會產生極端衝突。
「人一藍 腦就殘,人一綠 智堪慮」 雖然是玩笑話,但其實有科學根據。
美國偉大思想家史帝芬平克的新書<<當下的啟蒙>> (Enlightenment Now)
就有特別描述這個狀況。
我引一些段落給大家參考:
"能預見到某人對“全球變暖是人為原因造成”這一觀點持否定態度的標誌,
不是科學素養的高低,而是政治意識形態。
2015年,10%的保守派共和黨人認為,
地球變暖是人類活動造成的(57%的人否認地球變暖這件事的存在),
而持同樣觀點的溫和派共和黨人有36%,無黨派人士有53%,自由派民主黨人有78%。"
換言之,從政治立場的傾向,就可以預測一個人對某件事情的看法,
儘管這件事情本身與政治沒啥關係。
再引一段:
"當然,數學好的受訪者對護膚霜沒有支持或反對的偏見,不管數據偏向哪一方,
他們都能找到其中的差別。與自由的民主黨人和保守的共和黨人對於彼此智商的
最糟糕的懷疑相反,兩派都沒有比另一方做得更好。
但是,在實驗的另一個版本中,所有情況都發生了變化。
這場實驗,治療方案從無聊的護膚霜變成了具有煽動性的槍支管控,
也就是頒布一項法律禁止公民在公共場合攜帶能藏在身上的手槍,
而結果也從皮疹變成了犯罪率。
現在,數學能力強的受訪者,根據自身的政見分為兩派。
當數據顯示槍支管控的措施降低犯罪率時,
所有的自由派數學達人都一眼直擊目標,
而幾乎所有的保守派數學達人都沒看出來,
他們比保守派數學菜鳥稍微強一點點,但犯錯還是比答對的情況多。
當數據顯示槍支管控會提高犯罪率時,
這一回,絕大多數保守派數學達人都找到了關鍵點所在,
但自由派數學達人則沒看出來,而且成績並不比自由派數學菜鳥好。
因此,不能將人類的非理性歸咎於我們的蜥蜴腦,
而是思想複雜的受訪者因自身的政見而選擇性地無視某些內容。
正如另外兩家雜誌對實驗結果進行的總結一樣,
“科學證實:政治破壞了你的數學能力”“政治是怎樣讓我們變得愚蠢的”"
簡單來說,政治傾向就像「情人眼裡出西施」一樣,
他會讓你對一件事失去客觀判斷,忽視缺點、放大優點,
來重複自證強化你既有的政治觀點。
而且這樣的狀況不是發生在一般人而已,
學識淵博但政治傾向重的專家或知識份子,
犯這種錯的情況比一般人有過之而無不及。
這本書還提了很多關於政治傾向的其他議題,
比如 「挑選政治立場的人類本性」、
「選立場來某取私利的理由」、
「政治立場如何讓人走向不理性的極端」等等。
有興趣的人可以自己去找這本書來看。
試想我們今日有多少議題被跟政治傾向綁在一起,而易被混淆視聽,
例如:能源的問題 (核/非核)、外交政策的議題、面對中國的議題、
經濟的議題、年金改革的議題、教育內容/方針的議題、
環保的議題...等等
其實這些議題,都可以跟政治分開去獨立討論,
可是很難,因為這些牽扯到公眾事務,
牽扯到公眾事務,就容易被政治化,
被政治化,就容易有失焦、操弄、不理性的空間。
最後再引一下作者的主張:
「理性告訴我們,如果社會治理能更貼近科學實驗的風格,
遠離極端的體育競賽風格,那麼政治磋商將能取得最大的成果。」
我想多年的兩黨輪替,已經讓人民越來越了解,
沒有什麼絕對好的政黨,也沒有絕對完美的政治人物,
民主制度不是讓我們去祈求有一個品德完美的執政團隊一直能依靠,
而是一套不斷修正的好的法律、制度、文化,
讓我們的執政者、政府、包括所有的人民,
大家都能慢慢變得越來越好。
所以我覺得中間選民越來越多是好事,
最好是能來到7、8成,這樣很多的公眾事務,就能客觀理性的討論,
不要受到政治化的不良影響。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