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卦] 馬勒要會聽哪一首才算內行

作者: herbert0716 ((っ・ω・)っ)   2021-07-07 21:14:42
※ 引述《med5566 (美德5566)》之銘言:
: 各位八卦鄉民晚安
: 今天是一代大師馬勒的冥誕
: 大師承先啟後可算是集大成者
: 馬勒這麼多作品之中
: 要會聽哪一首才算內行0.0?
以下大概是我十年前寫的樂評
如果各位對馬勒有興趣
我會再把第二篇Po出來
Ok 開始
http://www.youtube.com/watch?v=W1l1VGhFFYs
這首是Mahler第五號交響曲的第四樂章
是Mahler寫給他的妻子Alma(當時還沒結婚)的情歌
此曲是所有馬勒作品當中最有名的樂章
也是義大利名片"魂斷威尼斯(Death in Venice )"的主題曲
魂斷威尼斯(Death in Venice )的預告片
http://www.youtube.com/watch?v=X4N8B1ggYc4&feature=related
劇情詳述
http://tw.myblog.yahoo.com/jw!hcqcKqGaHxVL0jPhM56wolU-/article?mid=2084
究竟是魂斷威尼斯讓這首曲子成名???還是這首曲子讓魂斷威尼斯成名呢???
這點可能要討論個七天七夜才行
但不管怎樣 都無法憾動這兩部藝術作品的歷史地位
日本動畫界中 Mahler的音樂是藉由銀河英雄傳說而聲名大噪
奇怪的是 銀河英雄傳說引用很多古典音樂當作背景音樂
Mahler的音樂卻情有獨鍾地引用了近七成
Gustav Mahler是古典史上浪漫樂派晚期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
他1860年出生於奧匈帝國的波西米亞
但他說過"他不是奧地利 也不是德國人 更不是波西米亞人 而只是一位猶太人"
在地域環境及愛國主義的影響下 就在他的作品當中 彷彿沒有任何影響
以當時歐洲各國劍拔弩張的情勢來說
Mahler的作品就像處於另外的世外桃源一般 他的作品只活在他的心中
而表達的含意卻只是人生的生老病死與喜怒哀樂
與當時奧凶帝國流行華麗的圓舞曲及愛國歌曲等藝術風潮相比 簡直是格格不入
Mahler的人生是個徹徹底底的悲劇
在他兒童時期 小Mahler身旁有很多兄弟姐妹
但因為家中貧困的關係 卻都相繼過世
對一位孩童來說 每年都為自己的兄弟姐妹送葬 是多麼殘酷的打擊
隨後村莊中村民為死者送葬時 小Mahler會主動地混入隊伍之中
吹著他手上的小喇叭 陪這位死者送上最後一程
而他的父親是位失意的音樂家 整天買醉後當著小Mahler的面前對妻子施暴
並把小Mahler的音樂天份當成自己的搖錢樹 以嚴厲的斯巴達式教育訓練他
(這點倒是跟Beethoven的一生很像)
在小Mahler幼小心靈當中 都留下難以抹滅的創傷
唯一能讓他感到幸福的時光 就只有他母親的疼愛 及走入大自然享受純淨的音響
1875年Mahler進入維也納音樂學院就讀 當時他曾受教於Bruckner的對位法
(Bruckner也是浪漫時期後期的重要作曲家 是Wagner的擁護者
他對Mahler頗有影響 之後Mahler還為了Bruckner的交響曲能推廣出去
捨棄自己的音樂權利金 拜託出版社多印Bruckner的樂譜)
有次Bruckner演出自己的交響曲時 台下的聽眾一一走出音樂廳
最後只剩下幾位聽眾 其中一位正是學生時代的Mahler
幸運的是 畢業後的Mahler並不像Bruckner跌跌撞撞
一路在德意志地區擔任大型歌劇院的指揮
直到1891年擔任漢堡歌劇院的長期指揮時
Mahler開始嘗試創作交響曲及歌曲集
到1897年離開漢堡這段時間 他完成了第一號交響曲"巨人"及藝術歌曲"少年魔法號角"
第一號交響曲"巨人"或許對大家來說非常陌生
但是你一定有聽過他的第三樂章
http://www.youtube.com/watch?v=WVsLCzSK7Rs
想不到這首膾炙人口的兒歌卻是從馬勒的第一號交響曲來的吧XD
它是波西米亞的歌謠 被Mahler引用至第三樂章
重點是這個樂章是送葬進行曲
就如前面所講 Mahler小時候參加送葬隊伍無數次
而其中的音樂無外乎就是哀慟的送葬曲
於是Mahler交響曲的特色就是偶爾會充斥著大量的送葬曲
再來藝術歌曲"少年的魔法號角"
是Mahler第一時期(指前四首交響曲 第一號至第四號)的創作來源
是他第一部藝術歌曲集
1897年Mahler為了擔任維也納國家歌劇院藝術指揮
捨棄猶太教而改信天主教
從著十年開始 Mahler對於音樂完美的堅持 被人冠上"暴君指揮"的名號
而一年之中有九個月是Mahler忙碌的指揮生活
而剩下的三個月 則是Mahler在奧地利深山中的沃特湖旁的小屋中潛心創作
這座小屋陪伴了Mahler完成了第二號至第八號交響曲
對於Mahler來說 能夠不受世俗干擾 寧靜地傾聽大自然給與Mahler的音符
正是他永無止盡的作曲靈感
第一時期的作品中 雖然偶爾會有死亡的含意在裡頭
但都是以光榮的勝利作結尾 宛如死亡之後得到靈魂的解放 進而得到永恆的復活
第二號至第四號這三首交響曲都加入合唱團跟獨唱
其中第二號跟第三號更是氣勢磅礡的巨作 演出長達八十分鐘
第四號是一部非常可愛的作品 猶如貝多芬第六號"田園"
這部作品還有個小故事
某次Mahler帶著他的學生在湖旁歇息 此時這位學生正陶醉於明媚的風景時
Mahler就說"這些風景你不用看了!!!我都寫進了我的曲子(第四號)裡了!!!"
而這位學生正是往後鼎鼎大名的德國指揮家Walter
他是Mahler音樂第一代擁護者
"這些風景你不用看了!!!我都寫進了我的曲子(第四號)裡了!!!"
Mahler的確是做到了 他用音樂傳遞給世人的並不是單純的音樂
而是用自己的心 自己的身體 去替眾人感受此時大自然給他的喜悅
但風景只是Mahler作品中的一角
他雖然陷入並享受短暫的幸福之中
直到他遇見了一位心愛的女人之後
他的作品卻逐漸從天倫之樂之中被人生的絕望及無盡死亡所取代...
第二號交響曲第一樂章
http://www.youtube.com/watch?v=oGyvl9McMGs
第三號交響曲第一樂章
http://www.youtube.com/watch?v=FpN-GYEdKKs&feature=channel
第四號交響曲第一樂章
http://www.youtube.com/watch?v=nslBGQ2Ij4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