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BBC 高溫天氣:熱浪如何影響我們的大腦和行為?

作者: bigDwinsch   2021-07-05 08:50:46
1.媒體來源:
※ 例如蘋果日報、自由時報(請參考版規下方的核准媒體名單)
BBC
2.記者署名:
扎裏亞·格威特( Zaria Gorvett)
3.完整新聞標題:
高溫天氣:熱浪如何影響我們的大腦和行為?
4.完整新聞內文:
1988年7月,全美國經歷了當時有記錄以來最熱的夏天。城裏人大批湧向海灘,由於人們
紛紛開空調降溫,用電量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高。
高速公路上到處是拋錨、過熱的汽車,冰棍還沒吃完就化完了。
但還不止這些,1988年不僅是陽光破紀錄的一年,也是暴力破紀錄的一年。這一年暴力犯
罪數量空前高漲(大約156萬起):謀殺、強姦、武裝搶劫以及各種襲擊犯罪等。
那天氣與暴力總趨勢之間是否有任何關聯?
其實, 幾百年以來人們一直懷疑高溫天氣可能會改變人們的行為舉止。
而且,我們可以從語言中找到蛛絲馬跡。比如,英語中用「爆發」(flaring)來指發脾
氣;用「熾熱」(incandescent)來形容憤怒;形容人惱火和生氣(getting 「hot
under the collar」)時用「衣領下發熱」(有點類似於漢語裏的生氣時臉紅脖子粗)這
些與熱有關的詞語。
英國大文豪莎士比亞在描述1597年維羅納悶熱夏季天氣時,也使用了「熱血狂奔」這樣的
字眼。
夏季犯罪高峰
對天氣與犯罪之間關係現象的最早研究出現於19世紀晚期,與當時第一個可靠的犯罪統計
數據相吻合。
根據一項分析,針對個人的犯罪往往在夏季月份中出現高峰;而針對房產的犯罪則在冬季
更常見。自那時起,有越來越多的證據支持這一說法。
城市騷亂往往發生在好天,如果下雨,人們就不太可能上街鬧事。
每年,隨著溫度升高人們都會經歷一次集體轉變。有些變化相對微不足道,例如,人們遇
到交通擁擠時更願意按喇叭;警察通常也注意到擾亂治安等違法行為激增。同時,我們也
不願意幫助陌生人。但另一些變化則更令人不安。
2018年的熱浪
2018年的全球熱浪導致大面積乾旱以及非同尋常數量的北極野火。就連馴鹿都跑到芬蘭的
海灘上;熱浪還讓瑞典的一座山「縮水」。但熱浪還與一些令人震驚的事件有關。
在英國,撥打緊急呼救電話999的數量創下記錄,一名警察甚至置評,公眾對這種天氣的
反應似乎「非常怪異」。在某些地方,警方報告說,來電數量上升了40%。
當然,這些是傳聞軼事,對這些個別事件可能還有許多其他解釋。然而,來自世界各地的
學術研究似乎為此提供了更廣泛的相關證據支持。
謀殺案隨溫度上升
以英國為例,在2010年4月至2018年期間,溫度為20攝氏度時的暴力犯罪比10攝氏度時多
出14%。
在墨西哥,天氣暖和時的有組織犯罪活動更多,一些學者懷疑這是因為它創造了一種「暴
力傾向」氛圍。
在南非,科學家發現,溫度每上升一攝氏度謀殺數量就增加1.5%。
在希臘,一項研究發現在某一特定地區報告的137起兇殺案中,超過30%發生在平均氣溫在
25度以上的日子。
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台灣、美國、芬蘭和西班牙等等都觀察到了暴力犯罪與熱浪之間的類
似模式。總之,這種效應已得到了成百上千項科學研究的證實。
還有起義。在一項研究中,科學家們追蹤了從1791-1880年期間全球各地的起義事件後發
現,絶大多數的起義活動發生在夏季。
無論是在地球的哪一端,這種關係都成立。 例如,在歐洲大多數發生在7月份,而在南美
,更可能發生在1月份(那裏的夏季)的時候。
有越來越多證據顯示,隨著溫度升高人們都會經歷一次集體轉變。
更近期的研究證實了社會運動與天氣之間的聯繫。
一項對36年以來7千多起事件的分析發現,它們往往發生在氣候宜人的日子,而且,隨著
溫度升高更可能轉向暴力。一些相關的軼事也印證了這一點。
2019年夏天,荷蘭經歷了該國有記錄以來最炎熱的一周,緊接著就爆發了騷亂,一座建築
物被點燃,有人向警察投擲煙花爆竹,27人被捕。
雖然很明顯,由不公正以及其他一些因素所引發的社會動蕩可能在一年的任何時候發生,
但似乎天氣暖和時人們更容易情緒激動而做出反應。
鄧迪大學心理學名譽教授哈雷解釋說,「有一種警告稱,熱浪和騷亂事件之間的關係是U
型的,當天氣太熱或是濕度太高時人們也不會做任何事情,因為太不舒服、不願意動。」
自殺風險
最後,室外天氣條件還能影響自殘事件發生率。對12個國家130多萬起自殺案的研究顯示
,較高的周邊溫度與總體自殺風險增高有關,特別是在西方國家和南非。
總體而言,當溫度達到攝氏27度時風險最高。澳大利亞的研究發現,當氣溫在大約27度時
,住院率激增,在熱浪期間住院人數增加7.3%。
天氣為什麼對我們的行為舉止會有如此強大的影響完全是個迷,但隨著全球變暖,科學家
們也在爭分奪秒地尋找答案。
不舒服
其中比較明顯的可能性之一是悶熱天氣讓我們集體感到不舒服,這樣大家都心情不,於是
會導致傷害性行為。
有充分證據表明第一部分是真實的,即高溫讓人感到更生氣、壓力更大,而且不開心。
天熱時,像美國橄欖球聯盟(NFL)這樣的職業比賽罰球可能更有進攻性;記者在報道中
也更可能使用負面語言。此外,人們也更可能罷工或辭職。
一名研究人員的描述更加觸目驚心:人在32度對21度時感覺的差別之大就如同是否喪偶、
或是離婚與已婚對比一樣。
西班牙夏季的番茄節讓人可以光明正大的「發瘋」一下。
在發現天氣有可能通過改變我們生理從而影響大腦後,這一主張得到了進一步支持。
2017年,科學家們發現芬蘭周圍溫度與健康志願者和暴力犯罪者血液中血清素(
serotonin)水平的對應關係。血清素是大腦中一種重要的化學物質,它負責調整焦慮、
幸福感以及整體情緒。
更關鍵的是,科學家還發現血清素水平與每月暴力犯罪率之間的聯繫。這一發現表明,熱
浪改變我們的血清素水平,而血清素水平反過來會影響我們的進攻性。
另一理論是,熱天增加雄性荷爾蒙睾丸素水平,它讓人更具進攻性。這可能可以部分解釋
隨著白天變長,性侵和家暴事件激增的事實。
在美國,夏季伴侶之間的暴力犯罪多於冬季,這其中包括:身體、性以及情感虐待。
然而,對此也有許多其他不同解釋。其中一個重要的考慮是,這些研究大多數都是基於相
關性得出的,即他們把一個因素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