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遠見》調查:逾九成企業主管盼進口疫苗

作者: zainc (念湘)   2021-05-28 21:42:38
1.媒體來源:
遠見雜誌
2.記者署名:
2021-05-28 文 / 邱莉燕 攝影 / 池孟諭
3.完整新聞標題:
《遠見》調查:逾九成企業主管盼進口疫苗,86.6%認應讓企業篩檢員工!
4.完整新聞內文:
《遠見》針對企業主及中高階主管進行調查,結果顯示,超過七成對疫情發展不感樂觀、
對政府防疫作為不滿意;高達九成三認為應該優先進口國際認證疫苗讓國人施打,而選擇
繼續等待國產疫苗的只有2.2%。
82%不滿意疫情指揮中心表現,67.7%認為應開放地方進口疫苗
5月19日全台進入疫情三級警戒,預計至6月14日止。不斷擴散的英國變種病毒,幾乎已打
趴全台灣。當下除了防堵本土疫情持續擴散外,能否取得疫苗、提高全民接種率,以降低
重症感染與死亡率,更已成為國人關心的焦點。
新一波疫情來勢兇猛,本土確診大增,引發各界關注台灣取得COVID-19疫苗的進度與施打
狀況,也對台灣廣大企業的日常營運造成巨大衝擊。
為此,《遠見》迅速發動「新冠肺炎疫苗政策企業滿意度大調查」,透過網路進行,調查
對象為台灣上市櫃公司協會與其他企業公協會等組織成員,邀請各企業經理級以上中高階
主管與負責人填答,最後成功取得685份有效問卷,其中副總級以上的高階主管占44.1%填
答。
結果顯示,超過七成中高階主管對政府防疫作為不滿意、對未來疫情不感樂觀、渴求疫苗
早日到來,甚至超過六成回答,會想到國外打疫苗。82%的受訪企業中高階人士不滿意中
央疫情指揮中心近期處理疫情整體表現,87.7%對6月14日後疫情警戒降級表示不樂觀,
82.3%同意政府建置收治無症狀及輕症的醫院或場所,67.7%的企業人士認為中央應該開
放由地方縣市政府進口疫苗。
僅2.2%認為應等待國產疫苗,93%認為應優先進口國際認證疫苗
多達86.6%的企業主及中高階主管,認為政府應該開放台灣民間企業,可定期自主篩檢員
工。尤為關鍵的是,認為台灣人民應該繼續等待政府核准國產疫苗再施打的意見,僅占
2.2%,認為應該優先進口國際認症疫苗讓國人施打的比例則高達93%,顯示企業界對進
口疫苗之殷切。
當問及自5月19日全台防疫進入第三級警戒以來,連日確診數破300,企業中高階主管「是
否滿意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近期處理疫情的整體表現」時,高達57.2%「非常不滿意」
,「不太滿意」的也有24.8%,只有17.1%表示「很滿意」或「有點滿意」(表1)。
當問及企業界對總指揮官陳時中的整體表現滿意與否時,76.8%表示不滿意,21%滿意(
表2)。
過去台灣人對陳時中抗疫表現滿意度很高,如今卻下降,與近日來疫情一直無法有效防堵
,每日確診數雖未快速飆升,但也未見下降,讓企業愈來愈焦慮有關。
關於台灣目前防疫表現,又是誰該負最大責任?
《遠見》調查顯示,依序是蔡英文(50.5%)、蘇貞昌(21.3%)、陳時中(12%)(表
3)。
可見雖陳時中每天站在第一線,但企業主管們還是認為,總統還是該負最大責任,其次是
蘇貞昌,反而認為陳時中該負責的只有12%。值得注意的是,針對這一題,也有人填答該
負責的是:「全民」,以及立法委員范雲與華航。因為部分民眾認為,五月以來疫情擴散
到一般社區,就是從華航機師與諾富特飯店破口引爆的。
87.7%不看好6/14後降級警戒,78.4%對未來疫情不樂觀
自5月17日起,台灣單日新增COVID-19病例連續十多天破四百多例(加計校正回歸)。指
揮中心宣布全台三級警戒延長至6月14日。那麼6月14日後,全台降至二級警戒或繼續降級
的可能性到底如何?高達87.7%企業人士表示「很不樂觀」與「不太樂觀」,11.5%樂觀
(表4)。
展望未來較長一段時間,僅有20.9%的企業人士樂觀看待台灣的疫情,78.4%「很不樂觀
」與「不太樂觀」(表5)。顯示不管是短期還是長期,目前企業人士均對疫情不太樂觀

因應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大幅增加,醫療體系量能已達飽和,連台大醫院院長都請求支援。
因此民間出現聲音,建議政府應該建置集中收治輕症與無症狀確診者的醫院或場所,針對
這項建議,82.3%的企業中高階主管表示「很同意」與「有點同意」,僅有14.3%表示「
不同意」(表6)。
78.2%認為政府應向大陸復星採購德國製BNT疫苗
近來染疫人數一直無法有效下降,已有輿論指出,與其防堵、防守,此刻最佳的防疫策略
,應該是「進攻」,也就是施打疫苗,讓全民免疫力上升,並且讓重症染疫與死亡率下降

近日來美國、以色列等國都已經成功施打疫苗,讓當地人民逐漸回歸正常生活了。因此當
問及,陳時中總指揮在防疫當下的第一優先,是自海外採購疫苗,提高人民的接種率時,
77.5%「非常同意」這種說法,加上「有點同意」的高達88.6%,僅9.2%不同意(表7)
,凸顯了目前人心極度渴望疫苗的心聲。
一位上市公司執行董事在填寫問卷後表示:「誰不想要疫苗?這個問題就如同敵人來了,
我們來調查一下要不要開放人民自己買武器一樣。」一位醫事人員的觀察是,現在台灣疫
情爆發時,國外也已經有現成疫苗了,「希望政府趕快讓大家都接種,」他大聲疾呼。
截至5月28日抵台的疫苗,台灣至今總進口疫苗只有87.66萬劑,根本不夠2300多萬台灣人
民施打。因此當詢問近日來台灣吵得沸沸揚揚的、該不該向大陸復星製藥集團採購德國製
的BNT疫苗時,多達78.2%認為應該,13.7%認為不應該,8%無意見(表8)。這反映了
企業主與高階主管的務實態度,希望人命當前,不要意識形態掛帥的心聲。
82.2%對於8月底1000萬劑疫苗的說法不安心
但當問到,如果政府進口由中國大陸研發與製造的疫苗,共52%企業人士「很不願意」與
「不太願意」施打大陸製疫苗(表9),可見企業界人士對大陸研發與製造的疫苗,信心
度較低。
全球先進國家已於去年底展開大規模疫苗接種,蔡英文總統在日前(5月26日)宣佈,今
年8月底前台灣可望取得1000萬劑疫苗,其中包含國產疫苗,呼籲人民安心。對於這項公
開喊話,企業中高階主管超過八成、有82.2%的受訪者覺得不安心,其中「很不安心」的
比例高達56.5%,顯示光喊話可能還不夠,必須讓人民看到疫苗才行(表10)。
近來中央政府因為各種顧慮,每當談到疫苗採購時,針對購買哪種疫苗、何時到貨、多少
劑量,常無法充分透明。因此有82.2%的企業人士認為政府應該公布採購疫苗的資訊,包
括疫苗名稱、採購數量和到貨日期等,15.5%不同意(表11)。
針對5月26日蔡總統表示,採買疫苗一定要跟原廠直接洽購,也有81%的企業人士不同意
這樣的說法,15.9%同意(表12)。
67.7%認為中央應開放縣市進口疫苗,86.6%認為應讓企業篩檢員工
本次調查最受矚目的一題調查:「近日來已有地方縣市政府表示,希望中央開放地方政府
進口疫苗,解決縣市施打率太低的現況。」67.7%的企業人士表示同意,28.8%不同意,
3.5%無意見(表13)。
根據台灣現行法律規定,疫苗確實應由中央統籌購買,但在目前疫苗短缺下,是否可以在
特別時期有特別的做法,放權地方縣市逕行採購?顯然是很多企業人士的共識。
目前美國疫苗過剩,拜登總統日前宣布將釋出8000萬劑疫苗給其他國家。在這份名單中,
台灣會是其中一個嗎?認為不會的受訪者,有53.9%,43.2%則認為會(表14)。這考驗
民進黨政府過去幾年來的親美路線。
近來爆發新冠疫情篩檢量能不足,忙壞了各地醫護人員。不少企業對此也反映,政府應該
開放台灣民間企業可定期自主篩檢員工,贊成開放的意見占了大多數86.6%,僅11.1%不
同意(表15)。
93%不願意等待國產疫苗,62.6%想出國打疫苗
目前國際上已有四款普遍施打的新冠疫苗,認為台灣人民應該繼續等待政府核准國產疫苗
再施打的意見,僅有2.2%。認為應該優先進口國際認證疫苗讓國人施打者,高達93%(
表16)。
誠如台北市長柯文哲先前的高分貝警醒:若要等到8月打國產疫苗,是將「國家命運賭在
不可知的期望上」,若此狀況持續,將撐不到8月,「會死傷慘重」。(延伸閱讀:疫情
急急急!柯文哲急到飆「金句」,台大院長急到對外求救)
國產COVID-19疫苗正在緊鑼密鼓研發中。等到政府核准國產疫苗供給國人施打後,有多少
比例企業主管願意施打?調查顯示,僅有33.7%表示願意,更高比例、61.9%表示很不願
意與不太願意(表17),顯示企業人士仍對國產疫苗有些疑慮。
有趣的是,在台灣疫苗一劑難求下,若自己經濟許可,企業人士會不會想要國打疫苗?比
較高比例、達62.6%表示會想,不想者為35.9%(表18)。
《遠見》針對企業進行的「新冠肺炎疫苗政策滿意度大調查」的結果,呈現了企業主及高
管對於當下疫情與疫苗政策的心聲,真實反映企業希望務實解決問題的態度。企業界的心
聲,值得負責防疫大任的總統、行政院、疫情指揮中心的諸位長官們參考。
5.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
https://www.gvm.com.tw/article/amp/79837
6.備註:
幾個重點如下:
82%不滿意疫情指揮中心表現,67.7%認為應開放地方進口疫苗
僅2.2%認為應等待國產疫苗,93%認為應優先進口國際認證疫苗
關於台灣目前防疫表現,又是誰該負最大責任?
《遠見》調查顯示,依序是蔡英文(50.5%)、蘇貞昌(21.3%)、陳時中(12%)
保潔:真的,假的?! 蔡英文要負最大責任? 韭菜你怎看?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