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中芯面臨上游斷供 國際債信恐淪垃圾級別

作者: Rossini (威廉泰爾)   2020-10-09 19:53:22
中芯面臨上游斷供 國際債信恐淪垃圾級別
https://i.epochtimes.com/assets/uploads/2020/10/GettyImages-1228208911.jpg
IC Insights預計,中國半導體2019年的自給率僅15.7%,如今受美禁令衝擊,未來 5 年
、甚至是10 年都難以取得重大進展。圖為8月26日在南京舉辦的2020世界半導體大會展位
之一。(STR/AFP)
【大紀元2020年10月09日訊】(大紀元記者程木蘭報導)中國晶圓代工龍頭中芯國際(
SMIC)日前證實遭美方出口管制,上游斷供風險遽增。標普全球評級機構(S&P Global
Ratings)7日將中芯國際列入「負向」信用觀察名單。其發文指稱,在美方制裁衝擊下,
中芯缺乏外部原物料與設備的支援,將削弱營運能力,國際債信恐淪為「垃圾」級別。
標普目前對中芯的信用評級為「BBB-」。中芯國際4日證實遭到美國出口管制。據其發布
文件顯示,目前條列於美國《出口管理條例(EAR)》中,美系部分半導體設備、配件及
相關原物料等,須取得美國商務部許可證才能供貨。中芯坦言可能對經營造成重大不利。
中芯股價近來自7月中旬觸及的44.8港元高點跌至18港元上下,其間兩個半月跌了六成。
美國對中芯斷供 衝擊恐大於華為
調研機構TrendForce本月4日報告中稱,中國設備廠的發展仍遠落後於國際大廠,美國對
中芯的斷供影響恐大於美國制裁對華為與福建晉華的影響。中芯若少了國際設備的支援,
先進製程發展將遭阻礙,中國整個半導體產業也隨之受到衝擊。
報告指出,目前主要中國半導體廠商包含北方華創、中微半導體、上海微電子及中電科等
。但在光刻及檢測製程上,僅上海微電子可供應最先進達90納米的設備。因此,90納米以
下製程仍需仰賴美系供應商的支援,預估未來5至10年內達成半導體產業自給的可能性極
低。
標普也估計,美國禁令可能導致中芯國際的客戶及市占率大量流失,削弱其營運能力,並
推高財務槓桿,重擊盈利能力。該評級機構預計在未來90天完成評鑑,中芯若遭調降評級
,將淪入「垃圾」級別
中國半導體上游難跨越的三堵高牆
根據IC Insights,中國2019年的半導體自給率僅15.7%。在美國貿易禁令下,北京當局急
於布建半導體自主供應鏈,但中國半導體產業上游設備與矽相關的知識產權等關鍵領域,
遠非歐美日等國對手。
《日本經濟新聞》報導分析,當今半導體設備的頂級技術集中在美國、日本、荷蘭企業手
中。美國對中國(中共)展開圍堵,日本、荷蘭以盟邦姿態站在同一陣線,形成了中國半
導體業發展難以跨越的三堵高牆。
首先,美國的應用材料(Applied Materials)是全球第一大半導體製造設備供應商,尤
其在濺鍍設備等成膜領域;在蝕刻設備領域,科林(Lam Research)占據世界近一半份額

其次,荷蘭的艾斯摩爾(ASML)是世界唯一生產尖端光刻設備「極紫外光機」(EUV),
可將電子電路線寬精密至3納米、2納米,而零件主要源自美國。
第三堵高牆是:在光刻膠(感光材料)和塗膠顯影設備領域,日本的東京威力(Tokyo
Electron Limited)占全球90%份額;迪恩士控股(SCREEN Holding)和東京威力在清洗
晶圓設備領域共占70%以上份額。而日本是美國在亞太地區重要盟友。
IC Insights預計,中國半導體業在未來5年甚至是10年都難以取得重大進展;到2024年,
中國半導體自製率仍將僅約20.7%,與官方設定2025年達到70%的目標相差甚遠 。
北京當局將再砸大錢馳援?!
標普報告中也預期,中芯將會獲得北京當局在資金和技術上更大的支持。中共當局早前宣
布準備投放近10萬億人民幣發展半導體產業。
台灣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表示,中國(中共)砸大錢不一定可以順利扶植一個產業,而
國家的錢也很容易被私吞。他提到日前遭披露的武漢弘芯騙局即是一個例子。
「台灣的投資要自己出錢,大陸可以向國家要。我們借錢叫負債,大陸借錢叫資產,差別
在這裡!」謝在其臉書上說道。
據TrendForce統計,目前全球晶圓代工市場仍以台灣65%市占居冠,其次則為韓國的16%及
中國的6%,其中中芯市占率約4%。
https://www.epochtimes.com/b5/20/10/9/n12463653.htm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